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VIP免费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1页
1/12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2页
2/12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_第3页
3/12
第10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1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一五”计划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有计划的经济体制。线索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时期1956—1966年,党和国家有着许多正确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左”倾思想发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线索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线索4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后,随着中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汇,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交礼仪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线索5近代交通、通信及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交通和通信工具及大众传媒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呈现出近代化、大众化的特点。第2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结果:到1952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措施:优先发展,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企业。(3)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初步基础。【史论拓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三大改造(1)措施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的高潮。(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3)结果: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史论拓展】过渡时期及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1)含义:过渡时期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特点①社会性质:就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就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②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公有制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④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失误探索(1)表现①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建设社会主义”。②“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农业。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教材补遗】“三面红旗”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全品复习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