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案例一、活动策划依据:1、综合性活动是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设置的一全新的课题。综合性是它的显著特点,它不仅表现在知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能力和发展上。2、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它不仅具有深邃的意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美,音乐美。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活动实施过程:1、活动准备:分发表格。(附后)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定出小组长。要求各小组成员搜集好资料,编好手抄小报,作好准备。(可适当分工)积累名言警句。确定活动主持人。(男女同学各一名)2、活动过程:(1)多媒体图片一:«明月几时有»演唱图片。主持人导入:歌词如泣如诉,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对天下人的祝福。是啊,我国的古诗词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感情,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炼优美的语言。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智力。多读多积累古诗词,有助于我们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2)学生活动一:分门别类辑古诗。各小组交流手抄小报,选择好的小报参与全班评比。男女主持人宣布最佳手抄小报的同学名单,并归纳古诗词的分类、板书。最佳获得者谈心得体会。(3)学生活动二:别出心裁品古诗。各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古诗词名句,交流理解和感受。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学生点评。主持人归纳:品题材思乡爱国,托物言志看手法比喻拟人,引用双关对偶夸张。读语言清新明丽,精炼含蓄,(4)学生活动三:声情并茂读古诗。(主持人宣布活动规则)各小组推荐一人参与全班朗读古诗比赛。学生点评。(情感、重音、节拍)演唱古诗词曲。(可个人、可小组、可集体)3、主持人结语:诗词的国度是一百花竟眼艳的国度:那里鲜花四季常开:有春的娇媚,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肃。诗词又是一个悲欢离合的人生舞台:那里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怆,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洒脱,它的豪放,它的婉约;它的浪漫,它的写实;都能让我们去认识社会,体味人生。同学们,敞开我们的心扉,去接纳,去吸收吧三、教学反思: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团结合作,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搜集资料,编辑古诗,理解含义。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同学们的创新精神也很不错。同一首诗,同一句词,不同的同学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去阐释。这些,说明了我们的同学学习诗词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但是,同学们在交流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时,有一部分同学的表达能力存在问题。有的同学的理解还存在表面,不能深化。这就要求同学们课外多读多记,多积累。四、训练题:1、读《已亥杂诗》做题。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1)诗中前两句叙事抒情,包含的两种情感是:是是。这体现了作者的的思想。(2分)(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是千古名句,请略做赏析。(3分)(3)远比清朝先进的今天,同样提倡奉献爱国。清谈谈你读诗时的感受。(3分)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天净沙秋思》就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请发挥想象,画一幅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附表格:题目作者内容主题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