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考纲要求考情分析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Ⅰ电势能、电势Ⅰ1.命题规律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对本章内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静电场的基本性质,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静电场知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2.考查热点(1)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及功能关系在静电场中的应用;(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偏转等问题。静电现象的解释Ⅰ电势差Ⅱ点电荷Ⅰ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Ⅱ库仑定律Ⅱ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静电场Ⅰ示波管Ⅰ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Ⅱ常见电容器Ⅰ电场线Ⅰ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第35课时电荷守恒和库仑定律(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学习本课时,要了解静电现象和物体带电的特点,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理解库仑定律和点电荷的概念。本课时虽然不是高考的重点考点,但掌握本课时内容,可以为复习后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一、静电现象、电荷守恒1.电荷(1)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元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通常把e=1.6×10-19C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2.对元电荷的理解(1)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元电荷等于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也等于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但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3)元电荷不是点电荷,电子、质子等微粒也不是元电荷。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小题练通]1.M和N是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了M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0C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了1.6×1010个电子解析:选C由物质的电结构可知,摩擦前M、N内部存在电荷,A错误;摩擦后M带正电,故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B错误;由电荷守恒定律,C正确;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可见D错误。2.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且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开关,当带正电的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正、负电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解析:选CK1、K2闭合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守恒定律,a、b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闭合任何一个开关以后,整个导体与大地连接,都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过来,故C正确。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如果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直接平分;如果金属球带异种电荷,需要先中和,剩余电荷再平均分配。二、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表达式:F=k。式中k=9.0×109N·m2/C2,称为静电力常量。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1)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2)带电体看成点电荷的条件:要看带电体本身的线度是否比它们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即使是两个比较大的带电体,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也可以视为点电荷。[小题练通]1.(2017·北京西城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电荷量均为+q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绝缘细绳连接,静止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小球的半径r≪l,k表示静电力常量,则轻绳的张力大小为()A.0B.C.2D.解析:选B轻绳的张力大小等于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库仑力,由库仑定律得F=,选项B正确。2.(2016·郑州模拟)如图所示,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距离,两球之间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F。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球接触后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A.B.C.D.解析:选AA、B两球互相吸引,说明它们必带异种电荷,设它们带的电荷量分别为+q、-q。当第三个不带电的C球与A球接触后,A、C两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