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处理字词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透课文,体验作者情感,理清文章主旨。重点难点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2、难点体验作者情感,理清文章主旨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2分钟)1992年春天,在北大的一条僻静优美的小路上,发生了一桩谋杀案,一名善良、与世无争的好人被残忍杀害。案发后,被害人生前好友,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了一篇文章《幽径悲剧》,揭露了事件真相。今天,我们来研读这篇文章,寻找蛛丝马迹,还原案件真相,一起伸张正义,为死者申冤!二、自学指导一:案情陈述(5分钟)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处理字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六、学生自由读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北大燕园内,作者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古藤萝被无情砍伐的悲剧。三、自学指导二:真相调查过渡语:现在进入案情调查阶段,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相关段落,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还原真相,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填写的相关项目要能在文中找到证据)(一)表格一(6分钟)卷宗(一)——被害“人”情况调查笔录姓名古藤萝性别女年龄200-300职业环境美化师生前情况主要抓住藤萝的品质,然后作一总结,并能诵读出情感(表格一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表格一,让学生感受藤萝之美,为归纳文章主旨作铺垫!)1.学生自学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说相关项目时要求结合文本作具体解读)4.有感情朗读藤萝之美的句子。(师生点评)5.学生总结藤萝之美,并品读作者对她的感情(板书)过渡语:这样美的一株藤萝,却遭残忍杀害,究竟是谁如此狠毒,请大家完成表格二(二)表格二(6分钟)卷宗(二)——被告情况调查笔录姓名愚氓性别男职业美的杀手年龄25-40作案动机愚昧无知,心理变态,不能读懂藤萝之美……现场再现主要让学生选择能表现藤萝之惨的片断,深情诵读表格二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表格二,让学生感受愚氓之恶,为归纳文章主旨作铺垫!1.学生自学2小组讨论3.有感情朗读藤萝惨状的句子。(师生点评)4.引导学生将藤萝之美与藤萝之惨作对比,体悟作者此刻的心情。(板书)过渡语:藤萝死的如此之惨,作者异常悲愤,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呢!请大家完成表格三!(三)表格三(6分钟)卷宗(三)——原告情况调查笔录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护美使者你怎样看待原告(你觉得原告是个怎样的人)表格三设计意图说明:通过表格三,让学生感受作者之善,为归纳文章主旨作铺垫!1.集体交流(说相关项目时要求结合文本作具体解读)2.有感情朗读最能表达作者悲愤心情的句子。(师生点评)四、自学指导三:宣读判词(5分钟)请每小组为合议庭,准备判决书!看看谁的判决书最大快人心!五、拓展延伸思考:本文留给我们的是怎样的警示!本文写于1992年,这一棵藤萝毁于写作时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却还出现“愚氓灭美”的现象。这就有了更深的揭露意义,意味着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才能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警示录: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珍爱环境,善待自然;共同生存,共同发展!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六、作业与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粗略地梳理了课文:季老用悲愤的笔触控诉了愚氓毁美的恶劣行径,读来令人痛心疾首,感同身受,这就是语言大师的功力,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深入文,研究学习其中的诸多精华,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二、亮标1.体会本文语言精练雅致的特点;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3.在品读中深入体验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善待一切美好事物的品质。三、自学指导一:品味语言过渡语:季老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是语言大师,今天我们先专门来感受他的语言魅力,开阔我们的眼界: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谈谈你在语言方面的发现和收获1.学生自学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明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