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于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2.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能力。3.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掌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习重点: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学习难点:明明白白消费教学时间:1课时主备课人:宋海珍备课时间:2011年12月18日一、导入、板书课题(1分钟)导入:你知道“3·15”是什么日子吗?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消费者?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自学导航(1)、看课本第116页思考检测的(1)(2)、看课本第118页,思考:检测的(2)(3)、看课本第119页,思考:检测的(3)2、自学检测(13分钟)(1)、检查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或学生活动)。a、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b、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C、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做?(2)、展示检测训练练习。a.(2011·沈阳模拟)2011年4月21日《现代快报》:近日,沈阳曝出“毒豆芽”事件,部分小作坊的豆芽中添加了多种如激素、杀菌剂、化肥、致癌物等违禁添加剂。生产“毒豆芽”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下面摘录的是一些商家的常用语或做法,你认为属于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①公平交易,童叟无欺②打折商品售出,概不退还③顾客就是上帝④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c.《新京报》报道,北京市药监局通报,11种药品在京发布虚假疗效宣传,被暂停在北京地区的经营,相关药店须将被通报药品下架封存。漫画《吹牛药品请下架》给广大消费者的警示是()A.所有宣传产品都是骗人的B.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C.消费领域无诚信可言D.所有经营者都处心积虑坑害消费者(2)、当堂记忆思考题(3)、学生交流更正自学检测的问题四、后教:(4分钟)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思考题1、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思考题2(1)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2)需要国家加快立法过程,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消费活动中的不法的行为。五、引导学生拓展延伸。(5分钟)下边漫画反映的是消费者在购房时,开发商不让看合同,为了看合同,就要先交钱,这个钱本是购房意向金,但到了开发商那里就变成了“定金”。如果不买房,开发商就坚持“定金不退”。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开发商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2)如果你在购房时遇到此类情形,会怎么办?.六、达标训练(15分钟)1.毒豆芽、化学火锅、毒油条这些商家的行为违背了()A.诚信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公正原则,侵犯了企业的知识产权C.平等原则,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D.公平原则,但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2.2010年11月30日《京华时报》:陈先生在大药房买了保健品后,被药监局认定为假冒产品。为此他将药店起诉到法院。法院依据《食品安全法》判决赔偿陈先生10倍货款。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我们要学习法律,增强依法维权意识B.我国法律专门用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C.发现有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我们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D.消费者享有依法求偿权3、小华:花了300元,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MP4,真高兴!回家马上打开欣赏……怪了!怎么跟说明书上的功能不一样呢?还是去找售货员问问吧。售货员:功能,说明书上有,你自己不长眼睛呀?真是的!小华:那我不要了,退钱给我。售货员:退不成,有问题你找厂家。阅读材料回答:(1)小华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2)小华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某中学初二学生李涛,在学校附近小卖部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发现矿泉水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李涛与同学们决定一起对生产、销售该矿泉水者采取行动:(1)请你为他们设计行动步骤。(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项行动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