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我的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干电池若干、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理论推导法、启导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在修理某电子仪器时,需要一个15的电阻,但不巧手边没有这种规格的电阻,而只有一些5的一些10的和一些30的电阻,那么可不可以把这几个5、10和30的电阻合起来代替15的电阻呢?二、达标导学(一)电阻的串联RRRRRRBAA1、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猜想与假设]: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阅读“加油站”中的内容,教师再结合力学中的合力与分力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分析论证](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思考]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2、理论推导(引导学生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推导)UR1R2IU1U2URI等效于由欧姆定律可知:U1=IR1U2=IR2U=IR串联电路中有:U=U1+U2所以IR=IR1+IR2所以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提问]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同学们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总电阻R=R1+R2+R3+…+Rn[提问]当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时,其总电阻为多大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进行推导,然后得出结论)R总=nR0【随堂练习】:书P93:1、4【问题回顾】重新审核原来同学提出的修理电子仪器的方法三、本节小结学生讨论,自行总结四、作业1.书P93:32.《训练计划》P51-53:基础训练1、2的前半题、5能力训练11的前半题、12、13、14、16(1)(2)、17五、【板书设计】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和公式:R总=R1+R2推论:(1)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即R>R1、R>R2;(2)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总电阻为R=R1+R2+R3+…+Rn(3)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nR0电阻的并联[思考]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1、实验探究(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探究的问题]: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猜想与假设]:有电阻的串联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