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七中七年级生物《第一章计划生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能力目标:锻炼收集材料的能力,计算、整理相关数据,探究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意义德育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理解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运用数学分析和推算的科学探究方法,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虽说一个个新生儿的落地,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但是,人口的急剧膨胀却给生物圈造成沉重的压力,也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怎么样才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题:计划生育1、问题: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习活动:资料分析学生阅读课本P18页中所提供的数据:讨论:历史上,我国曾有三次人口明显增加(翻了一番)的经历,计算三次所用的时间及规律。第二、三次人口增长率明显加快,你推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出示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情况表:分析:人口众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等造成的什么样的影响?小结: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晌、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世世代代能有美好生活居住环境,我们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2、问题:计划生育学习有关计划生育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我国将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小品《超生游击队》,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小品中的人物在哪些方面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这些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计划生育”的政策,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他们这样做,会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超生游击队”带来的后果:讨论:假设有1亿个家庭采取了《超生游击队》里主人公的生育方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生殖方式不符合“计划生育”国策中的哪几条?有人认为“反正只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探究晚育的意义: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进行探究,可选择以下两个问题情境进行探究:1、假设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以后,A和B的后代各有几代?假设A和B各有1亿对夫妇,100年后B比A要少生多少人?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第1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第2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能生一个孩子;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第一种情况的生育水平?讨论:晚育与少生之间有没有关系?怎样才能为晚育提供一定的保证?晚育会对人们生活、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吗?学生分析本组的计算结果。得出结论:晚育可以减少人口的增长。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并在婚后推迟2~3年生育。有人认为“只要夫妻身体健康,结婚前和怀孕后不需要检查,也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来”,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探究优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出示先天痴呆、白化病或者侏儒症的孩子,但他们的父母,却都是正常人讨论:这些父母双方怎么会生下这些具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的呢?出生一个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怎样才能避免具有先天遗传疾病的人出生?3、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