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及其转化主备人课时课题课型时间1机械能及其转化新授课集体备课个性化导学设计问题积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机械能。②理解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③知道机械能守恒。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②结合实例分析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有联系实际、将科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判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分析及其转化方向的判断。【教学准备】学生用实验器材:学生4人一组、滚摆、铁锁、细绳.铁架台老师演示用实验器材:溜溜球.铁架台.钢球.细线.带弹簧的斜面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质量一定的物体的动能的变化?(2)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2、动能与势能之和称为_____________。动能是物体___________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____________着的能量。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___________。3、分析课本图15.5—2动能势能的转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4、利用身边的物体设计一个小实验亲手做做用来表现物体动能势能的转化例:将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去,乒乓球离手时小球的速度大,此时的动能___________。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速度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但高度在增加,因而重力势能也__________。当达到最高点时,乒乓球的速度为_________,动能也为_________,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在上升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从最高处下降时,速度越来越__________,动能也越来越__________,由于高度不断减小,所以重力势能也不断____________。在下降过程中乒乓球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5、学生阅读P119“科学世界:人造地球卫星”并思索课后训练二、课内探究:(一)、引入新课:我们在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关于能量的转化,那么,电灯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水利发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电动机工作的时候,能量是怎么转化的?(二)动手动脑搞探究:手持粉笔头高高举起。以此事例提问:被举高的粉笔具不具有能量?为什么?学生回答提问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粉笔头下落的过程。首先提出,当粉笔头下落路过某一点时,粒笔头具有什么能量?学生比较在该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笔头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各有什么变化?实验1:滚摆实验。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时摆轮只有能,没有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摆轮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摆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动能最;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能逐渐转化为能。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能逐渐转化为能实验2:学生分组做教材中的“想想做做”请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其中是否有其他能量的转化?课件演示演示1:滚摆;单摆;弹球;投影;说明观察方法和填表方法,并提示讨论思考题(附在记录表上)。选派学生交流记录表填写结果,并回答思考题。如果有错误可由其他学生或老师纠正。假设没有阻力会怎么样呢?引出机械能守恒规律练习:1、说明下列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①雪橇从山坡上滑下;②炮弹从炮口斜向上射出,又落到远处地上;③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④小孩坐在秋千上,在妈妈推了一次以后,自己荡着。2、完成课后作业题1-63、骑自行车上坡,往往在坡前加紧蹬几下,用机械能的有关知识解释这一做法。4、课堂:人造卫星的能量转化(模拟后阅读教材并完成问题回答)。(三)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老师补充得出结论: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教师点拨:1、物体具有动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具有势能,也可以说具有机械能;物体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物体具有的机械能。2、物体具有的能量大小是用做功多少来衡量的。因此,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3、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上升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