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电能和电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3)知道电功的单位。(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二、重点与难点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用具:分组实验: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铁架台、电动机、钩码、细线。五、教学过程1.提问①在第一册物理书中我们学习了功,大家还记得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吗?功的单位是什么吗?②流动的水能够做功吗?(学生答并举例)③这册书中我们又学习了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水流可以做功,那么电流可以做功吗?2.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介绍实验装置和电路:用电源、电动机、开关、滑动变阻器组成一串联电路。用电动机提升砝码。①由实验证实电流可以做功。闭合开关后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答:砝码上升)问:是谁把砝码提起来?(学生答:电动机)问:电动机为什么能提起砝码?(学生答:因为给电动机通电,电动机转动起来,所以把砝码提起来)问:此实验表明什么?(学生答:表明电流是可以做功的)教师指出:此实验中电流对电动机做功,电动机又对砝码做功,所以电动机把砝码提起来。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不仅通过电动机时做功,电流通过其他用电器时都要做功。电流做功的形式很多。请同学举例电流还有哪些做功的形式。(学生举例略)②能量转化情况。问:砝码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学生答:增加)问:砝码增加的机械能是从哪来的?(指出:因为电动要消耗了电能,所以砝码的机械能增加)师生再共同分析刚才学生举出的例子中的能量转化情况。3.进行新课知识点一、认识电功和电能结合课本图17-1了解电能的实质是电流具有的做功本领。知道电流做功本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再举例说明知识点二、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呢?根据黑板画出的电路图进行分组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电路,在前面演示实验的电路中再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两表均用大型示教电表),在砝码后竖立一根米尺。①指出:电流对电动机做功,电动机又对重物做功。我们可以近似地看做电流对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电动机对重物做的功,即等地Gh。因此,从h变化的多少可定性地知道电流做功的多少。②学生实验:a.在相同时间内,电压低、电流小,砝码上升得低;b.在相同时间内,电压高、电流大,砝码上升得高;c.通电时间越长,砝码上升得越高。师生边观察实验、边分析讨论,最后指出:研究表明,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③请同学说出U、I、t、W各代表物理量。U就是某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I是这段电路中的电流,W就是电流在这段电路中通过t秒内所做的功。③结论: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做功时间越长,电流做功就越多.知识点三:电功的计算及其单位1、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2、电功的单位①指出上例中算出的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1焦=1伏·安·秒。焦就是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的单位。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焦形成具体的观念。如把二个鸡蛋托高1米,做的功大约是1焦,通过手电筒灯泡的电流,每秒做的功大约是1焦,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中的电流每秒钟做的功大约是100焦。电力机车行驶1分钟,电流做的功大约是3亿焦等。②生活中常用“度”作电功的单位,1度=3.6×106焦。才艺展示:玩具小风扇的电动机两端所加的电压是1.5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A.则通电1min电流做功是多少?知识点四、电功的测量(1)、自主活动二学习:阅读课本19页电功的测量部分,回答问题:(2)、看课文图17-2认识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