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简述杂交育种的概念,举例说明杂交育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2、举例说出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3、讨论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4、总结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异同点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教学难点: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2、用遗传图解表示各种育种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图片资料制成的课件,按课件图片的顺序,先向学生展示古人驯化狗、马、牛、猪、鸡,培育玉米、小麦、水稻、各种蔬菜、水果的过程;再向学生展示现在的家禽、家畜、粮食、蔬菜、水果的各种优良品种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古人驯化野生动物,栽培植物的资料(以图片为主),引出“选择育种”的概念。提出问题:举例说出什么是选择育种,这种育种的优缺点有哪些?【学情预设】若学生不能较好地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可学生阅读,思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作答。学生作答:举例:古印第安人对玉米的选择和培育。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缺点:育种周期长,选择范围有限学生作答: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运用现代遗传学知识为学生阐明“选择育种”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以通过对问题的分解,实施进一步的引导:(1)古印第安人培育玉米的方法称为。(2)这里的“选择”的含义是。(3)“用作祭祀的玉米是在隔离条件下种植的”其中“隔离”作用是。(4)选择育种的优缺点是。选择育种的局限性是:只能利用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限变异,在已有的性状组合中选育优良品种。这一育种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实践中,人们逐渐摸索出许多优秀的育种方法。情景一: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病的水稻(DDTT)和矮秆不抗病的水稻(ddtt),如果你是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教师检查,我们发现大家使用的方法都是――杂交育种,看来你们已经尝试从理论上探索杂交育种的方法了。现在我们来分析各方案是否科学规范。提问学生,让学生指出实验试剂方案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教师:点拨、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师范书写过程。PDDTTXddtt↓↓配子DTdt↓↓F1DdTtF2基因型1/16DDTT1/16ddTT1/16DDtt1/16ddtt2/16DdTT2/16ddTt2/16Ddtt2/16DDTt4/16DdTt表现型9/16高产不抗3/16低产不抗3/16高产抗病1/16低产抗病(1)选择育种(2)汰劣留良(3)防止质劣玉米与选择的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杂交,使优良性状得到不断的积累。(4)优点:技术简单、容易操作。缺点:选择范围有限,育种周期长。分组讨论。学生把设想在黑板上写出来。其他同学自行在作业纸上写出各自的方案。并对黑板上的方案进行评价。在教师的指导下作答。力和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和书写遗传图解的技能解释杂交育种中的基因重组的现象。【学情预设】: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F2中高产抗病(一显一隐)品种占总数的3/16。思考:(1)我们得到的这种具有杂种优势的品种可以代代遗传吗?(2)如何能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提问:完成全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年?情境二: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BBEE)和白色长毛兔(bbee),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学情预设】:同水稻的杂交过程类似。解决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测交的方向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总结教材P99页的杂交育种的概念。提问: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点。(1)不可以,因为其中有2/16的植株是杂合体,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2)要想得到可以代代遗传的优势品种,就必须对在F2中所得到表现型为高产抗病(一显一隐)的植株连续自交和育种,逐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就是我们要选育的能够稳定遗传的纯合子新品种――AAbb。学生计算并回答,5-7年尝试自己写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