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数据的数字特征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4.2标准差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重点)2.方差、标准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难点)1.通过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培养数学运算素养.2.通过方差、标准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升数据分析素养.一、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2.中位数的定义及求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把处于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平均数的定义如果有n个数x1,x2,…,xn,那么=,叫作这n个数的平均数.二、极差、方差、标准差1.标准差、方差(1)标准差的求法: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s=.(2)方差的求法:标准差的平方s2叫作方差.s2=[(x1-)2+(x2-)2+…+(xn-)2]其中,xn是样本数据,n是样本容量,是样本均值.(3)方差的简化计算公式:s2=[(x+x+…+x)-n2]=(x+x+…+x)-2.2.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这组数据的极差.3.数字特征的意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极差、方差刻画了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思考:一组数据的众数可以有多个吗?中位数是否也有相同的结论?[提示]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但中位数有且只有一个.1.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可得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均为50.]2.样本中共有五个个体,其值分别为a,0,1,2,3.若该样本的平均数为1,则样本方差为()A.B.C.D.2D[ 样本的平均数为1,即×(a+0+1+2+3)=1,∴a=-1,∴样本方差s2=×[(-1-1)2+(0-1)2+(1-1)2+(2-1)2+(3-1)2]=2.]3.一次选拔运动员的测试中,测得7名选手中的身高(单位:cm)分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记录的平均身高为177cm,有一名候选人的身高记录不清楚,其末位数记为x,则x等于()18011703x89A.5B.6C.7D.8D[由题意知,10+11+0+3+x+8+9=7×7,解得x=8.]4.某学员在一次射击测试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7,8,7,9,5,4,9,10,7,4则:(1)平均命中环数为________;(2)命中环数的标准差为________.(1)7(2)2[(1)==7.(2) s2=[(7-7)2+(8-7)2+(7-7)2+(9-7)2+(5-7)2+(4-7)2+(9-7)2+(10-7)2+(7-7)2+(4-7)2]=4,∴s=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例1】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参加男子跳高的17名运动员的成绩如表所示:成绩(单位:m)1.501.601.651.701.751.801.851.90人数23234111分别求这些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解]在17个数据中,1.7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5.题表里的17个数据可看成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中第9个数据1.70是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50×2+1.60×3+…+1.90×1)=≈1.69.所以这17名运动员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依次为1.75,1.70,1.69.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应用要点中位数、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多数水平”,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我们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1)求中位数的关键是将数据排序,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2)确定众数的关键是统计各数据出现的频数,频数最大的数据就是众数.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众数往往更能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3)平均数与每一个样本数据都有关,受个别极端数据(比其他数据大很多或小很多的数据)的影响较大,因此若在数据中存在少量极端数据,平均数对总体估计的可靠性较差,这时往往用众数或中位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