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地貌的成因。2.掌握并能区分常见地貌的主要特点。(重难点)一、流水地貌1.概念:由于流水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沟谷地貌①成因:沟谷流水侵蚀形成。②特征长度:较短小。上下游:上游陡,下游缓,横剖面呈V形,较大沟谷上游有集水洼地。出沟口:堆积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2)河流地貌①成因: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②类型河谷:由谷底(包括河床和河漫滩)和谷坡组成。冲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坡度较缓,地势较平坦,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位于河口,由河流沉积形成,形状多样。二、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在波浪、潮汐、风、生物等海洋作用和河流、地壳运动等陆地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海蚀地貌: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等。(2)海积地貌:沙嘴、海滩等。三、风沙地貌1.概念:风力对地表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风蚀地貌:石窝、风蚀蘑菇、风蚀柱和雅丹等。(2)风积地貌[特别提醒]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及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四、喀斯特地貌1.概念(1)喀斯特作用:水对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和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沉淀作用的总和。(2)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的地貌。2.主要类型(1)地表喀斯特地貌:峰丛、峰林、孤峰、溶沟、落水洞和喀斯特漏斗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特别提醒]1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因流水侵蚀作用而成的;而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内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等则是因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2)海浪的侵蚀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3)风沙地貌都是风力侵蚀而成的。()(4)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有()A.河流阶地、大峡谷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D.角峰、U形冰川谷[提示](1)×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而成的V形谷。(2)√海浪能量巨大,对海岸具有侵蚀破坏作用。(3)×干旱地区的沙丘是风力堆积而成的。(4)×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5)C[大峡谷、喀斯特地貌多为流水侵蚀地貌;角峰为冰川侵蚀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扇是常见的河流堆积地形。]河流地貌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问题1(综合思维)长江三峡是如何形成的?[提示]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问题2(地理实践力)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提示]河流侵蚀地貌。[归纳总结]1.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三种类型,三种侵蚀类型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关键影响伸长加深展宽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2示意图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多为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1.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反映了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据此回答(1)~(2)题。(1)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起伏大B.地面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