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演化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地质历史的年代划分。(重点)2.理解地层与化石研究对地球历史认识的主要作用。(重点)3.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重难点)一、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1.地球的演化历史:约46亿年。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1)地球诞生之初表面被熔岩所覆盖:地球受到陨石撞击,岩石持续熔化。(2)原始大气、海洋和陆地的形成。①原始地壳:陨石撞击减少,地球逐渐冷却,地幔表层冷却形成原始地壳。②原始大气:地球内部的气体溢出形成原始大气圈。③原始海洋:火山喷发释放大量水蒸气、二氧化碳、氮、氢等气体,形成厚厚云层,云层凝云致雨,雨水在低洼地带汇聚,形成原始海洋。二、地质年代表1.地层和化石(1)地层: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含义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2)化石:岩石形成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石化的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3)研究意义:地层中保存有各种化石,它们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知识拓展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是地表碎屑物质在低洼处沉积并经过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2.地质年代表(1)地层划分依据:地层顺序和古生物遗体或遗迹。(2)地质年代表三、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1)海陆演化:岩浆喷溢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剧烈,形成了原始地壳,地表水体分布广泛,陆地面积不大。(2)大气演化: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大气处于缺氧状态。(3)地质矿产:形成铁矿的重要时期。(4)生物演化: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1)海陆演化:地壳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了许多稳定的古陆地。(2)地质矿产:主要是铁矿,中期出现紫红色石英砂岩和赤铁矿。(3)生物演化:藻类日益繁盛。(4)大气演化:大气从缺氧状态发展到存在较多游离氧。1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1)海陆演化:构造运动使一些地区褶皱隆起,陆地面积扩大,北方形成劳亚古陆,南方形成冈瓦纳古陆。(2)生物演化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3)地质矿产:石炭—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时代。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1)海陆演化①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构造运动——燕山运动。②中国的地质构造轮廓和地貌基本形成。③劳亚古陆逐渐连续扩大,冈瓦纳古陆解体分离,出现古大西洋和古印度洋。(2)地质矿产(3)生物演化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1)海陆演化:出现了喜马拉雅运动,地球海陆分布与现在渐趋一致。(2)地质矿产:煤、油页岩、石油、石膏和岩盐等。(3)生物演化(4)气候演化:第四纪北半球出现大冰期,气候寒冷。[特别提醒]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这两个时代结束的标志。(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的遗体。()(2)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中生代。()(3)我们可以在一些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4)人类的出现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5)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是()A.早古生代B.晚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提示](1)×古生物的遗体或活动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成为化石。(2)×三叶虫属于早古生代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因此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古生代。(3)×地质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成煤期是古生代和中生代,此时被子植物还未出现。(4)√第四纪出现了人类,是生物发展中质的飞跃。(5)A[古生代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古生代晚期出现两栖类,中生代时爬行动物盛行;新生代时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地球的演化过程《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于1993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主要2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问题1(地理实践力)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提示]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6600万年。问题2(综合思维)恐龙早已灭绝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