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它们有何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城邦的内涵,表现发展如何?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希腊文明属于与内陆文明或大河文明不同的海洋文明,古希腊的地理版图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不易建立领土广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古希腊的多元政治的形成与此有关。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利用表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比较五种政体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教学重点: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导入新课:在古时候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有位美艳的公主,芳名叫欧罗芭。有一天,她外出和一群少女在海边摘取水仙花、紫罗兰。突然,天神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俯瞰大地,发现了欧罗芭。宙斯不由自主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摇身一变,成为一头靓丽的公牛,来到了她身前。欧罗芭上前抚抱它,并骑上了牛背。公牛踏着爱琴海的浪花把欧罗芭带到了克里特岛,并与欧罗芭结了婚,于是把克里特岛命名为“欧罗芭”。根据这个神话,欧洲人认为“欧洲”(Europe)最早是指爱琴海(AegeanSea)南端的克里特岛。然而这则神话传奇在虚虚实实的情节中却反映出这一段历史的真相:爱琴文明(前2000年-前12世纪)是长达800年的青铜文化,是地中海东端的希腊文明的开端。它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文明,而希腊文明则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讲授新课: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它早已经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那么我们今天所了解的爱琴文明是怎样被发现的呢?它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被发现,要说爱琴文明的发现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物,那就是阿尔图·伊文思和亨利·谢里曼。伊文思(1851-1941)英国人,牛津大学教授,发掘了克里特岛,取得了惊人的收获,使迈锡尼文化的的前驱克里特文明大白于世。经过数十年发掘研究,伊文思对米诺斯文明的分期和发展情况作了充分论述。那么,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答)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在米诺斯王宫里,驯养着一头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斯牛,雅典每年要向米诺斯王进贡7对童男童女给这头怪物吃。后来,雅典英雄王子提修斯决定渡海到克里特去杀死这头给雅典带来痛苦的怪物米诺斯牛,他相信能够成功完成任务,并答应他的父亲雅典国王埃勾斯要是能平安归来,就在船上用白帆来代替服丧的黑帆船回雅典。到达克里特岛后,提修斯在米诺斯公主阿莉阿德妮的帮助下进入了迷宫杀死了米诺斯牛,并顺利逃出了克里特,但是对美丽的公主的怀念使王子竟忘记了把船上的黑帆换上表示凯旋的白帆。这时年老的雅典国王已经好多天遥望着海洋,等待独子的归来。可是船挂着黑帆在航行,埃勾斯1国王也悲伤投海自尽。为了纪念埃勾斯,给这个海取名为埃勾海(通译为爱琴海)。爱琴海(AegeanSea)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在今希腊和土耳其之间,面积约21.4万平方千米,平均深约570米,沿海港口和岛屿星罗棋布。亨利·谢里曼(1822-1890),美籍德国人,解开希腊神话之谜,谢里曼幼年时就迷恋《荷马史诗》,尤其对特洛伊木马的故事深感兴趣,并且坚信《荷马史诗》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成年后的他虽然从事着商业和投机买卖,但从未忘却童年的理想。经商致富使他有可能自费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1870年,谢里曼开始发掘特洛伊土丘,并于当年找到了战火焚烧的痕迹和与史诗所述相符的大量金银饰物,收获颇丰。1876年他又发掘了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在城邦内的王族墓葬中获得丰富的金银制品,证实了《荷马史诗》有关“迈锡尼富于黄金”之说,并使人们注意到,在希腊古典文明之前还有灿烂的青铜文明,促使考古学界和史学界对希腊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