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一、课标要求:1、以欧洲联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2、欧洲一体化的出现和发展。二、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熟悉欧洲一体化的四个步骤及采取的重大措施;概括其演进趋势。2、能力与方法(1)、整合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史论结合等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鼓励学生尝试用已获得的历史经验分析评判现实问题。(2)、通过课堂分组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及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意识,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2、难点:欧洲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教学过程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导入新课:情境:播放欧盟盟歌《欢乐颂》序曲,设问:这是什么曲子?回答: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序曲,它是欧盟盟歌情境:展示欧盟旗帜、欧元等设问:这是哪国旗帜?货币?回答:欧盟用心爱心专心1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又是如何实施经济一体化?有何历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欧盟的历史,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一、欧洲一体化的原因:1、必然性: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教训【情境营造】: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49年的巴黎第三届万国和平大会的开幕词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词——“欧罗巴合众国”,并且预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教师讲述】:从雨果的这个预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爱好和平的强烈愿望,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感,是因为近代以来欧洲各国连绵不断的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我们了解到近代以来至二战以前,传统的国际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欧洲的主要国家本着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了争夺殖民霸权和世界霸权,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7、18世纪为了争夺殖民地,英法荷西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9世纪法德之间一场普法战争给两国造成不可逾越的鸿沟,两国从此成为了宿敌。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崛起,要求“阳光下的地盘”,重新瓜分殖民地,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德矛盾突出,战后对德国的惩罚又使法德之间矛盾加剧。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挑起了二战。【教师讲述】战争使欧洲支离破碎、脆弱不堪,给欧洲社会带来了无尽的创伤;在被迫接受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后,西欧成为了美苏“冷战”的桥头堡。它们在两次世界大战血与火的教训中认识到:靠武力来谋求自己国家的利益是行不通的,最终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它们更认识到要只有联合才能拯救欧洲。于是它们走上了民族和解、国家联合的道路······【情境营造】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德国总理)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可能性:用心爱心专心2(1)互相毗连的地理特点(2)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古欧洲是无边界的,古罗马帝国曾将罗马法推行整个欧洲,可以说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是以罗马法为开端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生动反映了罗马是古代欧洲文化向心力。在中世纪欧洲,它们又信奉源于罗马的同一宗教——基督教,而古典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塑就欧洲内在的统一精神。因此,从历史渊源来看,欧洲的政治和精神甚至经济生活方式的相似性是不言而喻的。(3)法德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