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姓名性别年级初三总课时:20第1次课教学内容§11.1从闪电谈起重点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针对性授课新课导入:〈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进行新授:〈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演示实验〉①用园珠笔或水笔在头上摩擦几下,靠近小纸片;现象:吸起小纸片②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毛皮与橡胶棒摩擦a、靠近小纸片b、互相靠近一、摩擦起电1、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凡是与玻璃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正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凡是与橡胶棒所带电性HM-054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负电荷。〈问〉那么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用圆珠笔笔杆或用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4、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依靠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上了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上了等量的负电。〈问〉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带负电荷?〈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由于构成玻璃棒的原子对其电子的束缚比较弱,摩擦时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就易转移到丝绸上,这样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但它们所带的电荷是相等的。〈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解释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起电的过程〉5、摩擦起电注意事项:摩擦起电只有在干燥的环境下才容易发生。潮湿、手上有汗无法完成静电实验。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三、验电器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教材11-1-2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教材所示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体带电多少不同,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不同,因此可用验电器来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思维拓展〉将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会使验电器带上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带电.如果此时用一个与验电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接触该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原先张开的金属箔就会闭合。这种现象叫做电的中和.四、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应用:①静电喷涂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②静电植绒: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③静电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