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预习工作1.全篇背诵2.每一个字词,尤其关注疑难罕见生字词的读音和解释,课下注释要留心,一来帮我们更准确的理解诗歌,二来积累词汇量,帮助写作3.本诗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浓艳饱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夸张的形容词•不可思议的动词•4.这首诗是青年毛泽东32岁,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下的。此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是毛泽东离开湖南赶赴广州时所作。本诗毫无狼狈局促的混乱胆怯,作为被通缉的要犯,毛泽东的诗歌却写的气势阔大,磊落光明,自信昂扬,直指人心。让我想起红楼梦里面的一句判词“英豪阔大宽宏量,好一似霁月光风照玉堂!”•霁月光风——原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后亦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为何毛泽东在如此情境下反而写出如此自信昂扬的诗篇?《沁园春.长沙》字音沁(qìn)园春百舸(gě)廖廓(liáokuÒ)携(xié)峥嵘(zhēngròng)挥斥(chì)方遒(qiú)浪遏(è)飞舟(màn)漫江碧透百(ěɡ)舸争流鱼(xiánɡ)翔浅底携(xié)来百侣峥嵘岁月稠(chóu)万户侯(hóu)浪遏(è)飞舟字义霜天——•(1)深秋的天空。•薛道衡《出塞》:“塞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宋柳永《采莲令》:“月华收,云淡•霜天曙。”•(2)深秋天气。•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字义寥廓——•(1)形容天空,宇宙等空旷深远。不同于辽阔。颜师古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宋杨万里《筠庵》诗:“故老谈李仙,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2)冷清;冷落清钮《觚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琇賸•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字义峥嵘——•(1)峥嵘,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也指高峻的山峰。•(2)峥嵘岁月,一般来说,并没有明确地指向美好的时代也没有指向动荡的年代,只要那个年代是个风流人物辈出的年代,那就可以说是峥嵘岁月。题解:《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如“水调歌头”“鹊桥仙”“永遇乐”等等。沁园春为双调,共114字•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别名曲子词、长短句等。原本配合音乐,后于音乐分离而成为纯文学样式。•要求:词有定句,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词有规定的句数、字数,而且还要押韵,定声就是押韵。•按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那这首《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长沙是词题,就是词的标题,跟诗的内容有关联。可有可无,很多都是后人加上去的,长沙就是后人加上去的。古代诗歌基本上是没有题目的,所以有很多无题诗。主席生平1893出生于湖南韶山1914-1918(21-25岁)湖南第一师范求学(长沙)1920(27岁)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28岁)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30岁)成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31岁)国共合作后,主办第六届农民讲习所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本词写于1925年,主席正值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此时,全国的革命运动也星火燎原般的蓬勃发展起来,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这年深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路经长沙(故乡,也是求学成长之地),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诵读你觉得这首诗歌应该怎样停顿,或者哪些字词要着重,该如何处理本诗阅读的轻重顿挫?思考:本诗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1.画面雄浑壮美:浓艳饱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诗如画卷2.措辞精当巧妙:夸张的形容词:“万”“遍”“尽”“透”不可思议的动词:“染”“击”“翔”3.气度不凡睥睨天下:气象宏阔,舍我其谁,肩担天下的豪情与自信。雄心壮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锐意进取之心,敢于拼搏雄姿英发的少年人形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首诗是青年毛泽东32岁,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