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李贽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李贽王夫之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明末:“异端”李贽李贽△“异端”的表现?著《藏书》、《焚书》“异端”:“异”就是不同。异端是指和正统思想对立的学说、派别、主张等。李贽的“狂人”典型事例他敢于和女子来往,交流学问,并收山西大同巡抚梅国桢的女儿梅谵然为弟子,和她在山上谈论学问,在当时是极不合乎礼教的。他说孔子是庸众人类也,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明万历30年(1602年)关入牢房的几个月后,李贽被皇帝下诏赐自尽。罪名是敢倡乱道,惑世诬民。李贽取刀自割喉咙,流血倒地。气息奄奄之,狱卒问“痛否”,李贽以指蘸血在地上写到:“不痛。”狱卒又问:“何求?”李贽又写到:“七十老翁何所求?”他于次日凌晨血流而尽,死在了捍卫自已思想的牢狱之中。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顾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何心隐论》李贽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李贽的“异端”思想“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的天理。1、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至论,①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2、否定“天理”的存在,认为世界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3、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4、主张男女平等李贽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李贽的“异端”思想1、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至论,认为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考的标准,人人有权做出判断2、否定“天理”的存在,认为世界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3、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个性自由发展4、主张男女平等结合李贽的主张分析其思想特点反传统反传统反教条反教条反权威反权威追求个追求个性发展性发展把矛头直指传统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评价:评价:B•(2010年江苏卷历史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A(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读通鉴论》、《船山遗书》都有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类似经历。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三、背景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王夫之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王夫之是怎样批判程朱理学的,完成下列表格。程朱理学王夫之世界本原认识论方法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道(理)在气先理在气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先验论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存天理,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2、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黄宗羲①在《明夷待访录》中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③倡导言论自由,提倡“法治”取代“人治”。④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②倡导平等的君臣关系⑤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