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1)VIP免费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1)_第1页
1/25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1)_第2页
2/25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1)_第3页
3/25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概念: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通常并不进入细胞或直接影响细胞内过程,而是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通过引起膜结构中的一种或数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包括细胞出现电反应或其它功能改变。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一)通过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1.化学门控通道化学物质控制:递质、激素等主要分布:肌细胞的终板膜、神经细胞的突触后膜及某些嗅、味感受细胞的膜中。作用:产生局部电位例:终板膜化学门控通道2.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分布:神经轴突、骨骼肌、心肌细胞的一般细胞膜上。作用:产生动作电位跨膜电位控制例:钠通道3.机械门控通道机械刺激通过某种机制使机械感受器细胞膜上的通道开放,产生感受器电位。例:听觉毛细胞、肌梭等各种门控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特点:(1)速度相对较快(2)对外界作用出现反应的位点较局限。(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第二信使学说G蛋白-GDP第一信使+RG蛋白-GTP效应器酶蛋白激酶第二信使及其他第二信使前体细胞功能改变1.肾上腺素+受体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TPcAMP一些蛋白质磷酸化PKA2.乙酰胆碱+受体Go蛋白激活磷脂酶C磷脂酰肌醇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一些蛋白质磷酸化PKC1第一信使:激素、递质等2效应器酶:腺苷酸环化酶、磷酯酶C等3第二信使:cAMP、IP3、DG、cGMP、PG、钙离子等第二信使学说(三)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酪氨酸激酶受体:膜外部分跨膜a-螺旋膜内肽段识别相应配体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肽类激素(如胰岛素)、细胞因子(如NGF)细胞膜上酪氨酸激酶受体膜内侧肽段的蛋白激酶被激活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细胞功能改变第三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的反应。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和阈刺激条件:1刺激强度2刺激持续时间3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刺激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离子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阈刺激阈值:刺激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兴奋性的衡量指标:阈值兴奋性∝1/阈值例:指标A肌肉B肌肉阈值0.7V1.2V兴奋性较大较小(三)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分期兴奋性反应绝对不应期零对任何刺激不起反应相对不应期低于正常对阈上刺激起反应超常期稍高于正常对阈下刺激可起反应低常期稍低于正常对阈上刺激起反应绝对不应期意义:连续刺激不可能引起AP的融合AP产生的最大频率=1/绝对不应期(理论值)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二)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三)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扩布性电位。膜电位状态极化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AP的波形AP的特点:“全或无”现象AP的意义:兴奋的标志1.进入“细胞3”2.返回“细胞1”3.结束4.返回主菜单AVl%ZmU7zFB0R!u()R22T0cSh5+*A389&ofH(5tJ1v5TFUpMw$DX3LnSmUyBA5AMNfT4mYaqt59klo0HBM+Gh8U6y7jKW6DnIcCv%qjWo2Hv!zW*7IdV1BaVz8E&rMAYqMjdPBGQXR*!YscQQb8urMGP3iS0nzAF%tnKHP-pQ8+p&SJxqOD%XOY*9cQC%Pt7VEmr9+%Uqilrqa!61EUcaQFyQ5gctw7ikNo1gBUTAMMMO)2u$3sO%V0DtWyeeOS$KaBQ8!R00zfYE*ILsY22YvfE1F2#Vssz5VwZ#Hs9OX9M05ih&K5uUDb4WzRfC9rILBvIEXhR2g!JgwsQ-kKk-6tk7tbVA!5P#8TCx%2dxNS2X%lf!Nt(mpBO1BhsnlSPsVy3fABX+SA!Mgr94DhUf3Q999DjS%vc6z6%jImXeBnOORtU1FNPEKd-JMVxLiq*P4bNpu!&%VkaJSF20Qkio9ja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