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目标:1、引导儿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通过体验交流,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2、激发儿童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3、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儿童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通过体验交流,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2、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教学准备:学生:1、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2、查找各种与粮食有关的资料,如各种粮食的产区,食品加工的过程.。3、与长辈聊聊粮食是怎么来得。教师:1、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2、食堂人们对粮食的实景录像。3、收集有关粮食的资料(图片和文字)。4、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猜谜语,认识几种粮食。1、猜谜语:小时青青一棵草,老来黄黄结珠宝,秋天吹处金浪滚,给人贡献可不小。(打一粮食作物)2、观看图片(稻谷、小麦、豆类、玉米、),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3、这些都是粮食,粮食的种类有很多,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几种。4、出示实物,学生触摸:同学们,我们桌上都已摆放了几种粮食,现在让我们和它们亲密接触一下?同学们可以用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活动二:自主学习,了解粮食可以做成哪些食品。1.探讨:⑴什么粮食加工后可以做成这些食品?(主食图片)⑵还有什么食品是粮食加工成的?2.补充信息:请你们拿出食品包装袋和食品商标看看粮食还可以做什么?(生:我手中拿的是豆奶包装袋,豆奶主要是用优质黄豆做成.生:我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食品:啤酒生:那当然了,啤酒是用小麦酿造成的,不仅啤酒,我爸爸爱喝的五粮液,我爷爷奶奶爱喝的客家黄酒也是用粮食酿的.生:我也知道一种特别的东西:醋和酱油,瞧,它们也是用粮食加工做成的.我还知道,粮食不仅仅可以做成吃的东西,还有可以用在工业上……我也知道……)3、难怪人们常说粮食手中宝,原来它有这么多种用途呀!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食品包装袋展示在黑板上吧!活动三:媒体演示,了解米的由来1、师生互动:粮食的用途这么多,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来得吗?请看书上的图。2、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下面以一粒米为例,听听小小一粒米的自述:小朋友们好!首先农民伯伯提前把地翻好,挖好水渠,打好田埂,把我从千千万万的种子中挑选出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播撒到了农田里。一场春雨过后,我钻出了泥土,长出了新芽,变成了一株秧苗。当我长到象一支铅笔那么高的时候,农民伯伯把我和我的伙伴们拔出来,捆成一把一把的,再把我和我的伙伴们一株一株、整整齐齐地插进水田,瞧:他们弯着腰,弓着背,从早忙到晚。然后农民伯伯非常周到地照顾我,一次次地给我施肥、除草、治虫,保水,让我茁壮成长。当秋天来临时,我成熟了。稻田里一片金黄,看:农民们拿着镰刀在地里一颗一颗地收割,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接着他们把成捆的稻谷在脱粒机上一转,我就变成了一粒粒谷子,跳进了箩筐。最后,在宽敞干净有风的地方扬去稻屑,倒进碾米机的漏斗里,经过碾米机的加工,我们脱下了硬硬的外衣,露出了雪白的皮肤。哈哈!我——就变成了一粒米。活动四:游戏体验,感知粮食来之不易1.听了小小一粒米的自述,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农民辛苦尊重劳动)2、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真是来之不容易啊!所以今天探讨是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板书课题)3.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期。同学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这其中的过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插秧游戏”。4.明确游戏规则和要求。师:想当好小农夫,先得学习点农活,老师先示范一下:左手一把拿好秧苗,右手从左手中取出一根,在夹中大姆指和食指之间,其它四指保持垂直,弯腰,插下去,再直腰取第二棵苗,就这样往复的插,苗要插直,不然就活不了,还要对得很整齐,不然影响美观。看谁插得快,谁是合格的小农夫?(把水彩笔当禾苗,地上划格子当水田,在欢快的音乐中进行模拟插秧比赛……几分钟后,比赛结束了,小农夫都气喘吁吁的。)师:下面我作为记者采访一下:请问,你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