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热红外辐射的定义与特性定义热红外辐射是物体由于温度高于绝对零度而自发发射的电磁辐射,其波长主要位于红外波段。特性热红外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四次方成正比,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有明显差异。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010203吸收散射透射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能够吸收部分热红外辐射。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粒子能够散射热红外辐射。热红外辐射在穿越大气层时,部分能量会被大气吸收和散射,只有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影响气候变化地表温度生物圈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更多的热红外辐射被困在地球大气层内,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接收到的热红外辐射影响其温度,进而影响地表的水分蒸发、风化作用等自然过程。热红外辐射影响生物圈中的动植物生长、繁殖和分布,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CHAPTER大气成分对热红外辐射的吸收氧气水汽二氧化碳在热红外波段,氧气主要吸收短波长的辐射,对长波长的辐射吸收较少。水汽在热红外波段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尤其在湿大气中,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更加显著。二氧化碳在热红外波段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但其吸收谱线较宽,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都有一定吸收。大气成分对热红外辐射的散射气溶胶气溶胶粒子对热红外辐射的散射作用较强,散射光谱与粒子的大小、形状和浓度有关。分子散射大气分子对热红外辐射的散射作用较弱,但随着波长的增加,分子散射作用逐渐增强。大气中水汽对热红外辐射的影响水汽浓度水汽浓度越高,对热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越强,从而影响地表和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湿度梯度湿度梯度影响水汽的分布和扩散,进而影响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和能量平衡。CHAPTER辐射传输方程辐射传输方程是描述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基本方程,它基于物理光学原理,考虑了散射、吸收和再辐射等因素,用于计算辐射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辐射传输方程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积分方程,需要使用数值方法求解,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谱方法等。大气透过率与发射率计算大气透过率是指特定波长的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能够通过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它受到大气中气体分子、气溶胶和云层的影响。发射率是指物体表面发射热红外辐射的能力,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在计算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时,需要了解地表和大气层的发射率。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的衰减01热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受到气体分子和气溶胶的吸收、散射和再辐射作用,导致能量逐渐衰减。02衰减程度取决于大气组成、气溶胶浓度、云层覆盖等因素。在计算热红外辐射传输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衰减的影响。CHAPTER热红外遥感的基本原理热红外遥感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和大气热辐射的红外辐射,利用遥感器将这些辐射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再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地球表面和大气的探测。热红外遥感的波段通常在8-14微米之间,这个波段内的辐射主要来自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分子的热振动和热转动。热红外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气象、环境、资源等领域。热红外遥感在大气温度探测中的应用大气温度是气候变化和气象预报的重要参数,热红外遥感可以通过测量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分子的辐射强度和谱线形状,反演得到大气的温度信息。热红外遥感温度探测具有快速、准确、大面积覆盖等优点,可以弥补传统温度探测方法的不足,为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热红外遥感在大气成分探测中的应用热红外遥感可以通过测量大气成分的辐射特性和谱线信息,反演得到大气成分的浓度信息,从而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空气质量的评估。大气成分包括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成分和气溶胶等颗粒物成分,这些成分对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热红外遥感在大气成分探测中具有快速、准确、大面积覆盖等优点,可以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CHAPTER当前研究进展与成果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的建立01目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大气中热红外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