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管理方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钱跃升2007年9月27日•为加强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管理,确保及时有效的掌握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动态,为艾滋病防治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和《山东省贯彻<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方案。•目的:及时掌握各地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各地艾滋病流行状况;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包括机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疫情报告与管理;监测与检测;自愿咨询检测;医疗救助;社会关怀;项目开展等•主要方式:数据报告与统计分析;信息交流与报导。•范围:辖区内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都在报告范围。•特别提示:不仅仅是卫生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的工作,应该包括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开展的工作都在统计之列。举例(艾滋病防治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信息沟通不够,重复开展工作;统一指挥,形成合力)•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行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制度的通知》(陆艾办[2007]6号):各市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市卫生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时限:自2007年10月起•要求:及时;真实(高质量)•措施:定期通报一、组织机构职责•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本辖区内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组织协调本辖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等机构,及时填报信息报表,为信息报告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做好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二)定期组织对本辖区内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本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工作。•(四)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及时向本辖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妇幼保健等机构通报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信息。(简讯、通报)二、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一)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按照《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执行,在此不再赘述。(专题讲解)(二)网络直报以外的其他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报告•1、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报告单位,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信息报告人。各种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即没有开展的工作指标实行零报告,以便确认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2、信息报告内容•(1)基本信息情况年度报表(附表1)•内容包括:①人口学指标;②重点场所情况;③卫生服务人员情况;④机构队伍建设情况;⑤专兼职人员情况;⑥专项经费情况。•附表1.xls•(2)宣传教育工作季报表(附表2)•内容包括:①“五进”方案落实情况,即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和进重点场所的设置固定宣传栏和永久广告牌情况以及发放宣传材料数量;②媒体宣传情况,即电视播放、广播和报纸刊发次数等情况。•附表2.xls•(3)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季报表(附表3)•内容包括:①针对暗娼、性病病人、男男性接触者、长期打工或外来务工人员、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病人的配偶、自愿咨询求询者等高危人群干预工作覆盖的人员数量和提供的宣传材料、咨询服务、安全套和艾滋病检测、服用美沙酮、针具交换等服务;②安全套售套机设立情况。•附表3.xls•(4)农民工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季报表(附表4)•内容包括:①宣传教育,即大型工地覆盖情况、宣传材料发放情况、文艺演出情况、播放影像资料等其他情况;②行为干预,即大型工地覆盖情况、培训班举办与人员培训情况和安全套发放情况等。•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