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劲涛,男,汉族,1975年5月出生,江苏省盐城市人,大学学历,1994年10月入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任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团委书记,吉安市团委副书记,新干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吉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永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永新县委书记。本刊记者杨婷永葆红色革命基因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访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委书记孙劲涛江西省永新作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大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著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石。永新是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1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2018年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永新县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有新的思考。本刊记者就永新县在脱贫攻坚胜利后如何巩固成效,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采访了县委书记孙劲涛。社会治理:永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8年成功脱贫。请您谈谈永新县在脱贫攻坚中探索出哪些经验?防返贫采取了什么样的机制?孙劲涛:永新县脱贫任务繁重,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61户44057人。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和市委“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两表认定”工作要求,创新推行脱贫攻坚“443”工作法,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强化一个引领,攻坚责任更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四套班子实行分区作战,县级领导挂点乡镇、县直部门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主攻“两业”扶贫,持续增收更稳。2016年以来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8亿元,重点发展优质粮46Copyright©博看网油、精品果蔬、特色蚕桑等五大富民产业26.5万亩,建成产业基地476个,做到乡乡有基地、户户有产业;强化就业培训,2.1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设立公益性岗位1.1万个,就业扶贫工作入闱人社部2020年度先进事例,获省政府第五批及时奖励。筑牢三大保障,脱贫质量更高。健全“四道保障线”,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在90%左右,每年为贫困户减少医疗支出2500余万元;实施危房改造2.1万户,创新推行“四统一分”模式,新建“爱心公寓”868套;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健全“控辍保学”机制,累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7900万元。实现四个提升,小康成色更足。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环卫和供水一体化,同步实施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2018年提前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四大感恩行动”,培育了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史小六等一批脱贫典型;干部作风持续提升,持续开展“走亲连心”大走访、解决“微心愿”等系列活动,干群关系更为密切融洽;脱贫成效持续提升,坚持“四个不摘”,健全遇困即扶、动态监测等4项长效机制,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面对疫情影响,我们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坚决守住返贫致贫底线。一是健全动态监测机制,紧盯已脱贫但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贫困户的边缘户“两类人员”,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对收入、住房、教育等开展大数据信息比对,组织力量定期回访回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全面落实小额信贷、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等帮扶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二是健全稳定增收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带动脱贫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加贫困群众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疫情期间新设公益性岗位2534个,贫困户参与产业、就业扶贫覆盖面实现100%;大力实施光伏扶贫,采取“统贷统还”方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光伏扶贫“屋顶计划”,覆盖贫困户4833户、户均增收1.4万元。三是健全遇困即扶机制,安排1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救助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