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2021年“放管服”工作总结街道2021年放管服工作总结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街道重点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其他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情况1、事项进驻大厅情况按照区政务局的指导,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45项依申请事项全部进驻,并依照要求逐项开展。但由于地域条件、人员结构等现实原因,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部分烈士(含错杀后被平反人员)子女认定及生活补助给付、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劲扶助金,扶残助学金发放,对孤儿基本保障金的给付,6项业务,有人咨询,无人来办理。人口计生业务中非医学需要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证明归卫健局受理和审批,[独生子女光荣证(2016年前补办)]只开信证明,不办理证件业务。受阶段性工作条件影响,廉租房房源分配、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2项工作,2020年12月份没有接到上级部门任务安排。2、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按照《区进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综中心窗口进行调整。街道驻社区2个窗口:1、政法委要求的诉求窗口。2、综合窗口,(办理劳动仲裁和回族补贴)。社区设5个窗口。1、综合(一),办理医保、残联业务。2、综合(二),办理退役军人相关业务。3、劳动就业。4,人口计生。5、民政事务。2020年共解决诉求问题44件;新增纳入低保救济范围家庭25户,16户低保家庭保障金额提标调整,核查191户脱贫家庭依政策停保;发放廉租房补贴187人;按要求发放90岁以上老人高龄补贴和办理老年优待证;办理一胎生育指标38人,发放特殊家庭扶助金156人,办理独生子女补贴36人,发放避孕药具62人;建立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档案377份,党员、就业、特困、信访等各类台账7册。二、其他优化服务一是完善线下办事渠道,提供现场便利化服务1、设置和保留必要的线下办理渠道,使老年人在办理医疗、社保、民政等相关服务事项时方便快捷。2、在实体办理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窗口配备老花镜、高脚椅等服务设施,配备引导人员优先接待老年人,并提供咨询指引。3、我办事窗口暂不涉及相关费用缴纳,涉及医保等缴费问题我们会指引老年人如何在各银行窗口办理缴费。4、我们积极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服务,比如高龄补贴领取,残疾人动员更新。二是完善健康码管理1、在疫情期间,完善吉祥码管理,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绿色通道,做好登记和服务引导。2、加强健康码管理,杜绝码上加码现象。三、加强监督管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窗口工作,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8项,并由街道纪工委牵头,对窗口人员的工作考勤、工作态度、工作流程等环节定期进行抽查。另外,公开监督电话,接受百姓的监督,对提出的问题认真整改。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硬件设施有待提升,街道成立后,一直经费紧张,各项硬件设施落后,现代化服务滞后。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不知道便民服务大厅的职能和作用。三是部分窗口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电子系统的惭怍不够熟练。今后,我们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包保单位等申请建设经费,完善设施;注重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群众服务工作;重点围绕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推行帮办代办、持续推进减证便民等政策,提升互联网+服务能力。街道2021年放管服工作总结今年,我局继续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通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等一系列审批便民化工作,努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进展及成效(一)开展政务大厅窗口单位事项梳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工作要求,督促窗口单位落实事项进驻与授权。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3月份我局联合区委编办发函到各进驻单位,开展事项进驻、行政审批股进驻窗口工作情况调查。针对部门提交的事项名称等办事指南与广东政务服务网不一致问题,组织人手进行核对,要求存在问题的部门重新提交,做到线上线下办事指南一致。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