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六节 测滑轮的机械效率(第4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六节 测滑轮的机械效率(第4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1/2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六节 测滑轮的机械效率(第4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2/2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效率和滑轮组的认识。②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①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②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同学们的实验能力。③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同学们进一掌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④培养从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②通过实验活动来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教学过程: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⑴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G=m•g算出。⑵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本图9—41(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⑶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⑷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⑸在测完课本图9—41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再做图9—41丙图的实验,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⑹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⑺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4、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5、学生交流讨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6、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六节 测滑轮的机械效率(第4课时)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