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关于列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出身于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②哥哥因刺杀沙皇被处死③1887年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法律④1888年开始阅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887年列宁在喀山大学学习法律,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B2.右图是1917年5月12日列宁在彼德堡红色普梯洛夫工厂演讲(谢洛夫画),列宁在演讲中可能提到()A.推翻沙皇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一切为了前线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由“1917年5月”可推断列宁演讲的内容可能为《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提出要使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符合题意。沙皇统治在二月革命中已经被推翻,A项不符合题意;C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3.列宁面对异常兴奋的工人群众说:“同志们,我们布尔什维克的同志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一直所说的一定要进行的那一次工农革命,实现了!”列宁所说的“那一次工农革命”产生的历史影响不包括()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新时代D.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根据题干“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不复存在了”分析,列宁说这句话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因此题干中所述的内容是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4.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解析: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答案:C5.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根“拐杖”所起的作用是()A.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B.赢得了一战的胜利C.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D.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析:从材料“打得半死”到“拄着拐杖走动”反映了苏俄成立后经济的逐渐恢复,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选择D项。答案:D[6.“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答案:B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年11月7日,近万名俄罗斯共产党员及支持者手擎着红旗和绘有镰刀斧头的党旗,举着“你好,社会主义革命”的标语牌,在莫斯科市中心的马克思广场集会,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如右图)请回答:(1)90年前的俄国为什么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4分)(2)你能说出图中被高举的画像中的两位人物是谁吗?集会为什么高举他们的画像?(2分)(3)十月革命为什么值得纪念?(4分)解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第(1)问,主要结合十月革命前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无产阶级的发展状况、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革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