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运用提炼关键词的方式理解并说出孩子世界的率真、自然与热情。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归纳出成人世界的特点,与孩子的世界进行对比并探究变化的原因。过程和方法:通过阅读探讨,体验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珍惜美好童年,求真向善。重点难点:重点:能结合文中的事例来解读孩子世界的真率、自然和热情。难点:在理解儿童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写作记录下童趣,从而呵护好自己的童心。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研究为主,教师仅作点拨。教学步骤: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热爱儿童,喜欢“全身心公开的真人”,他在“孩子世界”遨游,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创作了很多儿童漫画。有人说过,永远保持童真是创作源源不断的源泉。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节选)》是为《子恺画集》作的序,作于1926年圣诞节,寄托对孩子们的爱,也寄托了成年人失去童真的悲哀。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篇课文,让我们共同回到儿童世界去遨游、去感悟吧!二、朗读课文,把握基调丰子恺在序中说:“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他究竟想要为孩子们留住些什么呢?让我们读一读文章吧,谜底很快就会揭开。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在朗读本文时应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生结合课文回答。(参考:无奈、悲伤)生回答后教师点评。生朗读一小节,大家感受一下无奈、悲伤的感情基调。学生点评。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教师点评。三、走进孩子的世界过渡语:通过朗读,同学们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无奈与悲哀之情。可是在孩子们身上究竟哪些东西是作者想要极力挽留的呢?请你阅读2-7小节,为“我”的孩子们提炼几个关键词,并结合他们的事迹作简要分析。示例:阿宝关键词:天真、热情事件:给凳子穿鞋子。点评:在孩子眼中所有的物都是自己的朋友,他们以为物也和自己一样,需要穿鞋子,这就是他的天真之处。从“得意”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他在做这样的事情时投入了所有的精力、付诸所有的热情,直到事情成功才有一种成就感。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孩子的故事,从中提炼关键词并作简要分析。(参考:瞻瞻关键词:率真、自然、热情。事件:①为花生米翻落、自己嚼了舌头、小猫不吃糕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②失手打破心爱的小泥人,哭得极其伤心。③用两把芭蕉扇做脚踏车、用麻雀牌堆成火车、汽车。④要上月亮上去。⑤疑心剃了头的爸爸是和尚。⑥疑心爸爸腋下的长毛是黄鼠狼。⑦吵着要买好多香蕉,熟睡中又把手中的香蕉丢了。⑧学爸爸裁纸,竟把中国装的《楚辞》裁破了十几页。点评:孩子一旦为自己心爱的东西哭起来,那是极其投入的。他们想要一件东西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不会伪装自己,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想这便是他们率真、自然的表现。对待他们好奇的事情,他们会付诸所有的热情,结果对于他们来讲似乎并不重要。软软关键词:好奇热情事件:拿爸爸的长锋羊毫。点评:善于模仿永远是孩子的天性。许多大人做的事,对于他们来说都很神奇,所以,他们都想尝试,而且乐此不疲。这就是孩子。(回答过程中穿插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归纳(板书):孩子的世界——率真、自然、热情四、解读成人的世界过渡语:有位父亲带三岁的孩子逛商场,让他在地上走,可孩子拼命地大哭,父亲蹲下来才明白,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世界,在孩子眼前只看见到处都是人们的腿在来来往往地晃动,看不见一张笑脸。当丰子恺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成人时,他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成人世界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交流后作出评价。归纳(板书):成人的世界——不自然、病态、虚伪成人的世界与孩子的世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面,那么是什么使得天真、热情、自然地孩子长大后变成了不自然、病态、虚伪的人呢?教师补充资料,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资料补充:材料一: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一个叫星子的女孩回答:像豆荚。老师告诉她,不对,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星子回家问奶奶。奶奶是一位老教师。她告诉星子:奶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