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教学设计作者:胡里胡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繁弦急管”等词语;2、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过程与方法:1、整体把握课文,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2、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读中批注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研讨、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教学重点】:1、培养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中悟、读中思和边读边作批注;2、理解并学习行道树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理解。【教学方法】:导读法,探究法,质疑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法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共赴学习之旅,大家高兴吗?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听说今天要到七年级一班来上课,还有很多老师光临指导,竟然高兴得一夜没睡,天快亮时,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梦?师:好!请大家先闭上眼睛,让我带领大家走入我的梦境———昨夜神游张家界,适逢天子山上那棵千年古松正召集大树峰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树的精英欢聚一堂,畅谈了各自的生活感受。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原始森林的代表。它说:“我们生活在古老的文明里,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虽然太阳公公不常与我们见面,但我们能常和山鹰欢娱,又能与白云私语,不时有城市过客远道而来,顶礼膜拜;更有文人墨客吟诗作赋,颂松扬槐,优哉,游哉!”第三个发言的是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树进城”的号召,从原始森林里移民到城市街道两旁的行道树。他刚要开口,一阵刺耳的起床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行道树说的话我一句也没听到,唉!大家睁开眼吧!请同学们帮我想一想,行道树会说些什么呢?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曾写过一篇文章,帮行道树表白了心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作家是如何写的。(出示课题:行道树张晓风)(自评:本环节教者巧设悬念,用故事引思,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神思遐想的空间。)二、听读课文,整体把握1、生字词学习(检查预习情况)堕()落烟囱()点缀()给()予牙龈()冉()冉升起贪婪()苦熬()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认真书写两个词,并选一个词说句话!(自评: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会学生书写要工整,还要学会用自己的话理解词语。这一点无论何时都不能弃之。)2、老师范读课文。(提示:大家注意听,如果读到你心动的地方,不妨和老师一齐读。)要求:A、标出段落序号;B你认为老师读得最好的是哪一段?你最喜欢的又是哪一段?读一读,评一评。自评:此环节一方面为学生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出示范,另一方面还练习了学生听读感知能力。并借此机会加强了学生读书习惯养成的指导。3、评读课文学生同伴交流,互相读一读,评一评,然后请学生起来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它同学点评,老师注重阅读指导。(自评:本环节教者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是赏读,又是美读,突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三、自主探究,品读课文1、老师讲要求,教方法过渡:下面,再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品读课文,注意“读出自己”,同时在文中作好批注,然后用以下方法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出示学习方法提示:“自读自悟”a.理解法:读了,我知道(懂得)了;b.感悟法:读了,我感受(体会)了;c.拓展法:读了,我想到(仿佛看到)。“我要质疑”读了,我不理解。(在文中打上问号)老师作批注示范:是的,我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这里道出了行道树内心的痛苦,特别是“悲凉”一词最能体现!(自评:老师示范,教会学生边读边悟边写笔记,拿文中关键句子提示学生读书要善于质疑。)2、学生自读后,再分小组交流。注意:老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写批注,引导小组的交流,并适时鼓励寻找到文中关键句子的学生,示意他认真准备等会儿再集体交流。可能出现的句子:A、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