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反射,并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B)2、简述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A)3、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特点(B)4、说出突触的结构特点(A)5、解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的原因(A)6、概述人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B)7、说出人类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A)8、简述动物激素的调节(A)知识梳理一、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有和两种方式,其中起主要作用。二、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1、结构树突2、功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在中枢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由以下五部分组成::感觉神经末梢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外界环境和人体内某些变化并转化为神经冲动。: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和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传出神经:将中枢产生的兴奋传至。:运动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或。3、反射活动的过程能感受外界环境或人体内的某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转变为,由传至相应的,通过神经中枢的与,产生兴奋,由至以产生相应的调节活动。神经中枢具有分析、综合各种变化以调节机体各项活动的功能。(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2、兴奋的传导的过程用心爱心专心1②④③①神经元细胞①当神经纤维未受刺激(静息状态)时,由于大量外流,膜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内侧聚集较多的负离子,形成了膜电位差,表现为。②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一定刺激(兴奋状态)时,由于的膜对的通透性增大,迅速内流电位差表现为。③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a.膜外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b.膜内电流: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部位发生电位变化,原先部位恢复成静息状态,②③过程在膜的表面连续进行,表现为兴奋的传导。3、传导的形式:4、传导的特点:、。(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1、突触⑴概念一个与另一个或相互接触,并发生和的部位。(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⑵结构(与细胞外液有相同的离子成分)(突触前膜与突触后神经元相对应的膜)(3)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4)功能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5)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包括乙酰胆碱、甘氨酸等化学物质,分为和两类。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2、兴奋传导的过程兴奋→→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3、兴奋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①传递方向:(一个神经元)细胞体→轴突→(后一个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②单向传递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2)突触延搁由于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对后膜的作用需较长的时间,所以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速度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得多。4、兴奋经过突触的传递方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三、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视觉、等高级中枢,调节人体生命活动。2、语言区: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用心爱心专心2受损伤受损伤(1)视觉性语言中枢(2)书写性语言中枢(3)听觉性语言中枢(4)运动性语言中枢四、人体的激素调节(一)、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CO2、等,通过的传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二)、激素调节1、激素:由或分泌的高效活性物质,经或组织液的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2、人体内的主要激素3、激素分泌失调症的实例(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2)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易患。(3)饮食中缺,甲状腺激素合成,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4、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此图为负反馈,较为常见)A;B;C。5、激素间的作用(1)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正常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促进神经系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