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上册语文 山中访友-VIP免费

七年级上册语文 山中访友-_第1页
1/7
七年级上册语文 山中访友-_第2页
2/7
七年级上册语文 山中访友-_第3页
3/7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60—63页。文章以优美的笔触,“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在分析课文时要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感知文章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理清思路,感知内容。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难点1.理清思路,感知内容。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突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准备预习,解决生字并初通文意。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情境,进入本课学习。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2.做练习,巩固生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4.深入研习课文。4.深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约分钟)三、整体感知课文(约分钟)四、深入研读课文(约分钟)本课总结文章优美的笔触,“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山中访友一、朋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二、作者得到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三、作者表达出的感情:与山中的朋友之间的亲切的感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湛蓝________玄妙________清澈________禅心________栀子________唱和________坚韧________玄奥________2.根据下列各句的意思概括一个词语。(1)品德高尚,声望很高。()(2)由衰老而回转青春。()(3)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4)精巧细致。()3.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横线上订正。(1)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艰韧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2)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原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________________(3)我的思想变成树叶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街向远山远水。________________4.本文的题目叫“山中访友”,你认为这个“访友”其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这两段中,作者拜会了哪些朋友?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提示:1.略2.德高望重返老还童3.略4.见教学步骤。◆个性练习设计归纳本课的写作特点。答案与提示: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教学探讨与反思略读课文,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启发让学生在和同学交流中合作探讨学习。文章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 山中访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