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五讲:导读派(上)VIP免费

第五讲:导读派(上)_第1页
1/19
第五讲:导读派(上)_第2页
2/19
第五讲:导读派(上)_第3页
3/19
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主创人----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当代语文教学流派研究导读派★导读派的形成和发展★导读派的教育思想★导读派的特点导读派的形成和发展◆导读派的思想渊源◆导读派的形成◆导读派的发展一导读派的思想源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二导读派的形成﹑钱梦龙对传统教育弊端的反思:A架空分析多;B概念术语多;C盲目谈话多。D教师包办多。1979年钱梦龙提出语文教学“三式”: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1981年钱梦龙在浙江金华借“综合班”教《故乡》悟出“三主”理论。1985年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探索》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标志导读派的诞生。三导读派的发展﹑关于“主导”“主体”的争论﹑:甘其勋蔡明《教学主体再思考》﹑提出“双主体”论;权曙明顾菊生《“三主”语文﹑教学观献疑》提出“学生为主体是一个片面的命题”。钱梦龙《教亦多术—答客难》把争鸣文章称为“最好的奖品”。《导读的艺术》出版标志着导读派的发展。导读派的教育思想★“三主”体现了教和学的辨证关系★“导读”“点拨”突出了导读派的﹑理论特色★“四式”—教师指导下的能力训练训练主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反馈强化教读作业复读自渎↗↘→↘↗↓↑学生听记范读讲授掌握教师主讲预习自读复习教读↗↘↘↗→↓↑强化反馈“三主四式”教学体系传统教学体系比较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1“﹑三主”理论体现了教与学的辨证关系2“﹑导读”“点拨”突出了导读派的﹑理论特色导:因势利导点拨:画龙点睛排除障碍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知识障碍。﹑﹑点拨的基本程序:学生:认识①→认识②→认识③……教师:点拨点拨点拨﹝﹞﹝﹞﹝﹞点拨教学的特点:A学生认识为主线;B点拨学习中的障碍;C点拨要画龙点睛。导读派的特点:1﹑注重教师的“导”;2﹑突出课堂的“训练”;3﹑强调学生的:“主体”。3“﹑四式”教师指导下的能力训练自读式阅读方式:言读视读抄读;﹑﹑阅读步骤:认读感知辨题析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阅读习惯:实用工具书符号助读﹑﹑眉批旁注。阅读心理:内驱力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教读式激励学生学习内驱力;选准教学突破口;确定聚焦点;授之以法,随机点拨;教法不拘一格。教例:《一件小事》:“我”是怎样一个人?§§§练习式以记诵为主的练习;以消化知识为主的练习;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鉴赏和评论。§§§§复读式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谢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五讲:导读派(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