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第1课时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我国的民族关系的内容和意义,知道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2.能以实际的行动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我国各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的关系。○填一填:我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兴旺,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就是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查一查:你知道“彝海结盟”的故事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他亲自见到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对红军更是深怀敬意,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习俗歃血为盟,刘伯承欣然应允。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红军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他派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在他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彝海结盟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独立,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伟大复兴,还要靠各民族团结友爱。课堂导学方案【走进生活】生:学习活动今天,你所在的地区有多少个民族?这些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师:教学建议1.采用一个最新的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材料(如,感动中国人物王万青、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庄仕华)导入2.引导和组织学生交流和探讨我国的民族关系,自觉增强民族情感。3.点评,然后小结:可以说,今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明确观点】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三点:1.我国的民族关系。2.保持平等团结民族关系的意义。2.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是中学生的责任。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炼归纳。2.学生口头或利用黑板利用展示自己归纳的观点,教师评价、补充,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小贴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民族团结的历史和新闻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并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不说有损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与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深入体验】生:学习活动再现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典型的(刻骨铭心的)生活情境(或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同龄人的典型生活情境),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问题探究:中学生应如何维护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经历过的或教师提供的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张歌·玛丽娅是乌鲁木齐23中高二民语班的学生,在班上的60个学生中,张歌·玛丽娅是唯一的汉族学生。她非常善解人意,非常懂事,班里面有什么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商量。尤其是家在外地的学生,汉语水平不好,她就经常给他们当向导、当翻译。今年5月,张歌·玛丽娅被新疆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小使者”。当记者问张歌·玛丽娅如何当好“民族团结小使者”时,她说:“我要做维护民族团结的桥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共同携手建设我们新疆这个和谐美丽的大家园。”当记者问起张歌·玛丽娅将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准备报考什么学校,她说:“我以后想报考中央民族大学,继续学习民语。我非常热爱新疆,热爱新疆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希望通过我自身的学习,将来做一个民语翻译,为新疆的各族人民、为我的家乡多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