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框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学习目标:情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亲身感受,初步体会交往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会交往的积极性。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知识: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认识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教学难点: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孟杰的故事》,引入新课。板书: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二、学纲导学,自主探讨。一、人生离不开交往1、学生看P32图,思考:我们在学生活中能离开交往吗?结合实际说说。然后讨论:一个人,如果离开社会交往,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2、举列说明离开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长的真实案例。如“狼孩”的故事。3.归纳: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学会交往,广交朋友,对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4.完成P34“填一填”5.各自发表看法,互相交流心得。6.板书:二、在交往中完善自我7.说一说:文中两幅图中你喜欢哪边的情景?图中人物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8.共同归纳: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更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9.阅读《雁南的故事》,讨论:雁南的变化得益于什么?雁南在元旦联欢活动中获得了什么?10.各小组发言。然后归纳: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11.朗读萧伯纳的名言。然后完成P35填空。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做法。12.师生共同归纳:交往能实现心灵的沟通,保持心情愉快:交往能结交许多朋友,不断的完善自我;交往可以激励我们不断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人:要谨慎择友,多交益友。13.参加“人在旅途”模拟活动。活动后请想想:A、蒙住眼睛被人搀扶着走过障碍物时,心里有些什么感受?B、当自己处在孤立无助的境地时,心里有什么想法?C、想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过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三、学以致用,收获交往:教师:今天和大家一起收获了很多,我们知道交往是人生活中正常的心理需求,在交往中我们可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完善自我,我们对朋友、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感触。那么朋友到底是什么?请大家用诗的语言来诠释“朋友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然后个别学生发言。四、达标检测:在生活中自己经常与哪些人交往?现在有多少知心朋友?他人给过自己哪些帮助?自己给他人有那些帮助?五、课堂小结:(略)六、课外作业:自制一张“小名片”,在名片上写上自己最想让对方了解的内容,然后送给你最想与之交往的朋友,体会交往带来的心理感受,写一篇交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