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网络改变世界一、学习目标1.乐于近些正常的网络交往,享受健康交往的乐趣。2.掌握正确使用网络,使之更好地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3.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知道网络的优势。二、学习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三、学习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四、自主学习(相信自己行!)(一)自读课文,找到书中你认为重点的题写在题板上。(二)根据学习提纲,完成本课重点难点。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三)共同探究(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快速阅读教材P10-161.探究与分享P12-13(1)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2)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按照活动要求去做即可。例如,建议公共场所体现更人性化的措施,如增加座位、公共饮水机、卫生间、垃圾桶和咨询服务站、餐饮店等便民措施。同时大力宣传爱护公共环境和措施,形成具体的法律法规。2:探究与分享P14(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国家形象;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等。(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①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对受到网络谣言蒙蔽的人来说,相关部门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造谣者”的用心,让其臭名远扬。五、达标提升(我能行!)1.2017年3月31日,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移动图书馆启动仪式”在创业服务中心隆重举行。移动图书馆开通后,读者可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检索查询图书馆纸本资源,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服务。这说明()A.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B.网络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C.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D.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2.2017年3月27日,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在“创新引领追赶超越”中省媒体聚焦陕西科技创新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对陕西2016年科技创新成果亮点进行了总结。他介绍说,今年,陕西将统筹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建设科技资源大数据库,形成涵盖需求征集、众包、众筹、技术交易、创新创业大赛、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创新服务子平台的“陕西科技云”。这说明()①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物质与信息资源的快速流动③互联网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④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陈女士的儿子上学期迷上了手机,放学后边玩手机边做作业,晚上要玩到十二点以后才睡觉。让陈女士担心不已的是,以前孩子常和她说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什么烦恼,自打孩子爱上玩手机后,在家基本就不和她交流了。陈女士的儿子应该懂得沉迷于网络()①影响学习和生活②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③耗费了自己的时间④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