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姓名课题课型时间《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综合解决课学导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使用电力能源的重大发明,知道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习爱迪生等科学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学导重点及方法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以上发明也促进了电力和石油作为新能源的广泛使用。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由于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像,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问题预设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爱迪生的发明过程中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70年31.8%10%23.3%13.2%1913年14%6%35.8%15.7%联系表格数据,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3分钟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对预习充分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情境,导入老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出旅行的人们越来越多。请问,人们外出旅行时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通过哪些手段能和家人朋友及时取得联系?学生: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通讯手段有电话、手机、上网等。老师: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学生: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老师: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学生:蒸汽时代老师:最先开始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谁?工业革命完成后,该国号称什么帝国?学生:英国日不落帝国老师:那么汽车、飞机、电话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继工业革命之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板书课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是这节课要求同学们学习探讨的主要问题。方案二:爱迪生视频,感受发明家的成功过程目标咀嚼3分钟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标划关键词。2.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构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3.请两名同学谈一谈自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自学指导10分钟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肯定有回报。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切。1.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一先请同学们解决老师提出的导读问题,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划出来,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二要提出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写在我的问题处,问题要围绕学习目标提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2.老师走进学生关注自学情况。3.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教查严评。4.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引领要有时间、目标、问题意识。对自学认真的同学进行鼓励。讨论指导(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分钟师: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将你存在的问题与同伴交流。1.先交流教师导读问题再交流“我的问题”。2.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在导读单小组问题处。3.将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生成全班问题。4.各小组从老师标注好的问题中选择本组能够解决的或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答案、思路、拓展准备展讲,展讲不能照读教材。5.要求学科长主持,小组长负责监督评价。6.老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答。并鼓励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教师及时点拨学科长如何做。教师对于各小组的问题进行整合,把问题分类标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