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神话与历史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黄帝和炎帝的传说。(2)、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历史信息,认识神话传说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价值。2、过程与方法(1)收集阅读远古传说和神话故事等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并懂得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的某些情况但又与史实有所区别。(2)阅读理解史料内容,从史料中了解历史,验证历史。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中华民族以炎帝和黄帝为共同祖先,表现了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增强了民族凝聚力。(2)、讲述远古先民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客观上具有贪玩、好动、好奇的特点,主观上又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意识。他们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就要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神话传说中的历史。教学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概念,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了中国早期的人类,他们住在山洞里,过群居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学会了种植庄稼、建造房子,形成了原始聚落,原始聚落不断发展,人们又懂得了通婚,懂得按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于是又形成了早期的社会组织——部落和部落联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黄河流域两个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的首领,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炎帝和黄帝)那么炎帝和黄帝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史实呢?幻灯片展示课题:第3课神话与历史设计意图:由熟悉知识入手,由浅及深,循序渐进,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部落、部落联盟的概念,突破第一个难点。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师:1、解读学习目标2、要求学生根据导学目标,在教材中对应的地方做标识,并独立完成预习先学知识体系。3、督促学生动脑、动笔,指导学生自学。生:根据导学案,阅读课文完成导学案的自学任务(自学),小组互助订正,互相抽查,然后把预习先学中的重点知识掌握下来。(对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活动3【活动】学生展示师:设计题目,采取评价机制,即时为小组打分。生:同学上黑板展示自学成果,其他组同学修改、补充。(群学)设计意图:1、促进学生及时掌握基础,提高自学的实效性。2、及时发现学生自学时的失误,如:偏离的观点,错别字等。3、利用小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活动4【讲授】一、炎黄的传说教材过渡:每年清明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祭拜黄帝陵,来表达对黄帝的敬仰之情,黄帝为何受人尊敬?请学生说说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生:1、学生讲故事2、思考:炎帝和黄帝为何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3、归纳总结师:1、播放视频《黄帝和炎帝的传说》2、点拨涿鹿之战和黄帝的贡献,反馈学生的归纳总结。设计意图:1、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扬个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2、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突破重点。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师:幻灯片展示蚩尤传说,要求学生探究问题: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生: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互相交流、帮助、合作的意识,又使知识得到应用提升。突破重点。活动6【讲授】二、神话中的远古历史教材过渡:传说炎帝和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出现了三个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分别是尧、舜、禹,那么我不禁要问:部落联盟首领是怎么产生的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看一段部落联盟的会议。生:1、学生表演课本剧《禅让》2、归纳禅让的含义、实质等。3、阅读文献资料并翻译。师:点拨禅让的相关知识。设计意图:1、惟妙惟肖的课本剧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对“禅让”的理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2、阅读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传说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突破第二个难点——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活动7【活动】课堂小结生:根据主干枝叶图口头归纳小结师:黄帝和炎帝作为英雄人物保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在历史上发挥了凝聚中华民族,整合中华文化的巨大作业。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反映出华夏族形成过程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还原出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史前社会图景。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知识,系统掌握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活动8【活动】当堂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