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1/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2/3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3/3
七年级历史师生共用教学案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学习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2、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二、预习导学:(一)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2、隋的统一: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二)贯通南北的动脉: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河道: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和四段,连接了、、、和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3、作用:(1)大运河通航后……………………的枢纽;(2)运河的通航…………………………一颗颗明珠。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的作用。三、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古诗,学生分组讨论后能公正地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之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四、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及示意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3)请写出“此河”的三点四段分别是什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