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4课学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日期:2008-7-24课标要求: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影响。2.体会爱国学生、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体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知识梳理】一、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以国共合作抗战为基础的战线正式建立。2、洛川会议时间:——制定,即人民战争路线3、中共抗战:(1)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2)聂荣臻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4、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方针变化:集中主力进攻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5、发动百团大战:——年下半年,彭德怀,主动出击意义:6、中共为克服困难而进行根据地建设:(1)实行的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2)整风运动:为争取奠定了思想基础。7、中共七大:(1)形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2)意义:。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1)扶蒋反共是战后对华基本政策。(2)蒋介石采取“”的策略(原因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2、概况:(1)重庆谈判:①时间、地点、人物: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赫尔利、张治中,重庆。②内容:a、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保证人民享有、等。b、关于人民军队及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仍未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通过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二)内战爆发及中共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1、内战爆发标志:年6月,,内战开始。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颁布《》。4、战略反攻:,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5、战略决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意义:共歼敌改编敌军150多万,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6、国民党大陆统治的覆灭,民主革命的胜利:(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时间、地点:1949年春,西柏坡。内容——a作出党的工作重心从;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c告诫中共要警惕资产阶级“”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国民政府大陆统治结束:1949年4月23日占,标志结束。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它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的胜利。【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错误的是A.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B.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C.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的是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中共七大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其主要的意义在于A.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B.解放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C.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三大战役的胜利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新中国的成立4.江苏是革命老区,江苏人民积极支援革命战争,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战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并与江苏有关的是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B.抗击外国侵略C.民主革命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6.七届二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