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目标1、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二月逆流”。2、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原因和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难点认识文化的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危害。教学设计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教学录像(或照片、画片等),它会把我们带回到一个“史无前例”、动荡不安的年代。(播放“文化大革命”中与“红卫兵”运动相关的内容,或出示相应相片、画片)青年学生的激情、红卫兵运动的狂热,被野心家、阴谋家所利用,由此开始了在后人看来似乎是啼笑皆非的一场悲剧,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民族的悲剧,有待我们去揭示。(板书第七章第一节课题)一、“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师:“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带有全局性质动乱的出现,绝非偶然。(请同学们阅读本章“导言”和第一段文字,找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生:(思考并做回答)师:它是1957年后,党和毛泽东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左”倾错误理论和实践的恶性循环、不断积累的直接后果。请看两段材料:(投影)2.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3.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各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思考:(1)两段材料表达的共同政治趋向是什么?(“左”倾)(2)材料1对“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有什么不符合实际之处?(把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无限夸大,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材料2比材料1又有什么发展?(进一步把阶级斗争引入党内,并且引向党的高层领导。为“文化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所以,“左”倾理论及其实践,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根本原因。4.“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捕风捉影地攻击吴晗。毛泽东关于“罢官”要害问题的谈话,更使批判具有严重的政治色彩。实际上,批判的矛头不仅是指向一个人,一个剧本,一个领域。“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谁也预料不到的政治大风暴即将降临到中国大地上。5.“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师:(引导学生阅读32页内容)提问:“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什么?生:(思考,回答)6.“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幻灯片)“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开始到1976年10月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共九大。这个时期,成立了“中央文革小组”指导文革。该机构被林彪、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控制,对刘少奇、邓小平等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运动表现为“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在运动中,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迫害。我党历史最大的冤案(幻灯片)。教师:广大干部遭到迫害的表现?学生:“二月逆流”: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教师:面对林彪江青等人的污蔑和打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揭露、反抗等。教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学生概括归纳教师:从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为第二阶段。1971年9月,林彪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未遂出逃,结果所乘飞机在蒙古的温度尔汗吉坠机身亡,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林彪集团被粉碎后,党的工作在周恩来的主持下,有所好转。可是,党中央的“左”倾错误仍然没有得到纠正。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四人帮”继续利用文革,制造混乱,迫害老一辈革命家,并伺机夺权。从十大到1976年10月为第三阶段。江青集团借所谓批判林彪为名,将矛头指向周恩来。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