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学习重点〗:遵义会议〖学习难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期濒临绝境的原因。〖自主梳理〗:一、长征的开始1.反“围剿”失利:________年秋,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________次“围剿”。________等人命令红军全线出击,红军屡战不胜,根据地日益缩小,敌军逼近瑞金。2.突围长征: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二、遵义会议1.时间、地点:__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2.会议内容:⑴会议批评了__________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__________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⑵改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增选__________为政治局常委。⑶会后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___________代替博古负总责。接着成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负责全军的_____________。3.作用:遵义会议确定了___________以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的转折点。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艰难过程: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_____,巧渡_____________,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强渡_____________、飞夺_____________,翻过_____________,走过_____________。2.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______,与________根据地的红军会师。3.长征胜利:__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4.胜利意义: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_____________,使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学生姓名:班级:小组:〖点拨解惑〗:一、长征精神包括:充满理想信念,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战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善于团结,顾全大局。二、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才使长征取得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讲练互动〗:1.回顾长征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2.某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3.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恶劣的自然条件,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翻越雪山4.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达标训练〗: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是()A南昌B瑞金C南京D长沙2.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指挥者是()A毛泽东、朱德B博古、张闻天C周恩来、朱德D朱德、彭德怀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敌强我弱B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错误指挥C帝国主义的支持D蒋介石的全线出击4.中共中央机关在1934年10月被迫长征,中共中央机关与哪一支队伍在一起()A红一方面军B红二方面军C红二、六军团D红四方面军5.“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遵义B上海C南昌D南京6.遵义会议后组成的三人军事小组的成员是()A博古、张闻天、周恩来B朱德、彭德怀、陈毅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D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7.红军长征中依次渡过的河流是()①大渡河②金沙江③赤水河④湘江⑤乌江A⑤④③②①B④⑤③②①C①②⑤④③D④③⑤②①8.右图所反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