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一、课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二、目标要求:(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2)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3)知道春秋时期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4)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三、考点分析:四、基础知识:(自主识记检查部分)1、________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继禹位标志着________制代替了________制。2、约公元前1600年,商________战胜________,建立商朝。________把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______朝。商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经过________之战灭商。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公元前______年,西周灭亡。3、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________等,封他们为________。诸侯必须服从________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________,战时____________________。4、东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晋文公是通过________之战成为霸主的。战国七雄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在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公元前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通过变法,________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五、知识梳理:六、例题演练,规律总结:1、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②周武王③启④周厉王A、③①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齐桓公“九合诸侯”,诸侯的出现,是源于下列哪一制度()A、分封制B、井田制C、科举制D、世袭制3、春秋时期著名霸主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4、“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A、吴越争霸B、晋楚争霸C、齐楚争霸D、吴齐争霸5、下列有关商鞅变法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实行重商抑农政策6、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7、阅读下列材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这种社会制度包括了哪些朝代?七、课堂检测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秦穆公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4、商鞅变法内容中触及秦国贵族利益的措施主要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生产粮食、布锦多的人可免除徭役D、以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田宅5、阅读下列材料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2)文中“孝公”指的是哪国国君?他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中的哪项内容奠定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