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节从尊重宪法开始第2课时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课堂目标导航1.理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违宪的表现及责任。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宪法是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填一填: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也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查一查:什么是违宪责任?违宪责任有哪些形式?违宪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责任,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言论或行为违背宪法的原则、精神和具体内容因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宪责任的形式:1.弹劾2.罢免3.撤消4.宣告无效5.拒绝使用6.取缔政治组织课堂导学方案【激趣导学】生:学习活动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你身边曾发生过违宪行为吗?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学习方法:1.自主归纳教材观点;2.能通过小栏目理解教材观点;3.注意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师: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选用《以案说法》中的相关案例导入。2.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或自己选取的素材为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胆交流。3.点评,然后小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范着我们的生活,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以宪法为活动准则。【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宪法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师:教学建议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学。2.营造互动氛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对教材知识的归纳。3.师生共同探究:违宪的表现及责任。◎小贴士:No.1在探究中要联系本节课的内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合作!No.2观点提示违宪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国家机关的活动与宪法规定的内容或程序相抵触,二是公民的行为违反规定。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的特权。【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再现一个自己身边发生过的体现宪法的典型案例(或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师:教学建议问题探究:违宪的表现及责任。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经历过的或教师提供的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我爸是李刚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大众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对上述事件你有何感悟?2.“感悟”提示:在我国宪法也是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的最高行为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宪行为都将受到追究。3.点评,然后小结: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宪法赋予我们权利的同时,也赋予我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和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明理践行】生:学习活动2011年“五·一”长假,小明与父母开着小车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途经国道岔口,遇一乡政府为筹集修路资金设置的收费站,因不能绕道,小明只好交了10元钱。(1)你赞同乡政府的做法吗?说说理由。(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做?·师:教学建议1.此环节的目的是导行,引导学生把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2.在上述情境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面对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要履行公民责任,积极地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3.点评,然后小结:在我国,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一切团体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据宪法办事,任何人都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们在学习宪法了解宪法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