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二第七课第二课时法律在公民生活中学习目标:1、认识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依法做事的观念、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以及把法律作为首要的行为准绳的观念。2、:在教学中,通过逆向思维,多角度的分析,初步培养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3、:了解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理解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学习重点: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学习难点:法律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情境活动一:案例分析请同学们阅读92-93页的材料,思考问题:议一议:1、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2、阅读教材正文思考问题:法律是怎样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你是怎样理解的?情境活动二:案例分析请同学们阅读93页的材料,思考问题:我们要对不愿配合的人说: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情境活动三:案例分析(见教材P93页)1、试一试: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续写这个故事,并说明理由。2、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3、阅读教材P94内容思考:我国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4、诉讼的类型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情境活动四:案例分析:阅读94-95页的材料思考问题:上述案例中的违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向被害人赔偿了经济损失。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制裁呢?我国法律制裁违法犯罪还有哪些制裁的类型呢?(3)法律制裁的类型根据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的性质不同,我国的法律制裁可分为四种类型:①②③④三、课堂小结:我们这一节课主要从“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两个层次来论述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依法规范我们的行为,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依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课堂基础巩固练习:1、我国法律是()的体现A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B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意志D全体社会成员意志2、劳动和受教育()A是公民的权利B是公民的义务C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D是可以放弃的3、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①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限制②要限制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内③不得超越合法权利的范围④如果超越了合法权利的范围,就会侵害他人的权利,自己所追求的也会落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②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必须履行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④我国人民是①②③④国家的主人,因此可以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5、云南省开平县某地,一伙不法之徒无视国家法律,武装贩运毒品和枪支弹药,横行乡里,对抗政府,使该地成为远近闻名的“毒巢”。我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派出武装警察部队包围该地,以武力予以镇压,铲除了“毒巢”,这伙不法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这则案例最主要说明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6、晓云是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父亲不幸去世后,她随母亲来到继父家生活。继父家伙有一个小弟弟。晓云刚读完五年级,继父就不让她上学了,把她送到一家理发店当学徒。晓云几次哭着找继父,要求让她上学,可是她继父以家中困难为由不让晓云继续上学。晓云把她的情况向妇联做了反映。在妇联的关心下,晓云终于圆了上学梦。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晓云的继父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晓云维权行动的根据是什么?(3)晓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举动,对你有什么启示?(4)如果妇联的协调还不能解决晓云的问题,晓云应该怎么办?7、一天中午,王某正在家里喝酒,见上初中的儿子哭丧着脸回来了。仔细一看,把他鼻子都气歪了。只见宝贝儿子浑身是土,到处是伤,面部鼻青脸肿,头上挂了彩。王某当即询问儿子,得知是被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打了。王某找到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