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学习目标1、例举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A)2、阐明遗传的分离定律,并用遗传定律解释遗传现象(C)3、认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并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C)知识梳理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及其对遗传学的贡献1、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是传粉植物,而且是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2、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定律,即和。(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图解P紫花×白花↓F1↓F2比例3:12、相关概念(1)性状类①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②相对性状:生物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③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杂种F1代出来的性状。④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杂种F1代中没有显现出来的性状。⑤性状分离:在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2)交配类①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②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交配。③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决定的,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互不融合。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控制显性性状,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控制隐性性状,用小写字母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别进入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用心爱心专心1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析图解基因型:AA∶Aa∶aa=1∶2∶1紫花∶白花=∶3、相关概念(1)个体类①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AA、aa。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②杂合子:由不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Aa。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2)基因类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a。③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的基因,如A与a。④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的基因,如A与A;a与a。注意:不论是等位基因,还是相同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要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只不过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个体只形成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⑤非等位基因:两种基因之间的关系,除了等位基因和相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之间的关系为非等位基因的关系,如A与B;A与b等。(3)基因型、表现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①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②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注意:基因型相同的不同个体,其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不同个体,其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只有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表现型才相同。4、常用符号的含义符号PF1F2×♀♂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或雌配子父本或雄配子(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测交目的用于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用心爱心专心22、验证理论解释正确性的关键只要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即产生两种配子A、a,就能说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3、实验实施如左图4、应用可用于纯合子或杂合子的鉴定。(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位于一对上,生物在进行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遗传给后代。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2)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3)豌豆生长周期短,易于。2、孟德尔遗传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择。(2)由单因子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