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孔雀东南飞》。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反思五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教材将这个单元命名为《爱的生命的乐章》,题材是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戏曲戏剧。这些作品产生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都堪称是后世典范。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教学重点:一是对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和把握;二是深入理解诗歌借爱情悲剧所揭示的反封建主题。教学难点:理解造成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及意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浅易文言文,根据这一要求并结合本诗特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是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诗歌重点抨击了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的残酷压迫,面对这种压迫,诗中的男女主人公所做出的反抗,以及围绕这种反抗封建家长的反应,了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是需要学生一代代的学习并加以继承的。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鉴赏能力。二、教学方法《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情节相对简单,课下的注释也比较详尽,而教学重点又在于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根据这节课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我准备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把这首诗改编成课本剧并在课内演出,就将比较抽象的诗歌变成了直观性很强的话剧,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问题探究法,针对诗歌的情节,我会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如“刘兰芝为什么会被婆婆所遣”“她被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并和学生一起分析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三、学法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体验,因此在对本课的学习中,应该教会学生使用勾画,圈点,批注的方法,让他们参与到诗歌的改编和话剧的表演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将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的特点,以鉴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让学生通过歌曲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安排学生表演用心爱心专心1、剧本分两部分:刘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两幕之中可各分几场,让学生分组表演。2、结尾部分:结尾用《化蝶》来演绎,使话剧难以表现的浪漫主义结尾得到了很好地处理。音乐本身就具有悲伤的情调,而且是大家所熟悉的,使学生很容易的就将对梁祝的同情之心转给焦刘二人,同时,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很自然的就将剧情推向了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忘情于故事里,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三)启发式提问演出结束后,我会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结合刚才的表演,再一次熟悉诗中的内容,之后我会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例如:1、刘兰芝为什么会被婆婆所遣?并给出学生四个备选答案:A,长得不美,愚笨B,没有教养,不听婆婆的话C,懒惰,不干活D,对爱情不忠。这四个答案很明显都是错误的,在学生否决掉这些答案的同时,让他们一一找出原文中对应的诗句来进行反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跳读文章的能力,从总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2、面对焦母的逼休,焦刘二人的态度如何,反抗方式有什么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差异?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的态度是毅然决然毫不迟疑的,而焦仲卿还存有一丝幻想,在性格上比较软弱。焦母冷酷自私,体现的是封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