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模块一:温故知新学习目标与要求:回顾已学知识,加深印象。学习内容摘记1、关于西亚的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耕地广阔B.气候干旱,畜牧业占重要地位C.农业发达,种植业为主D.阿拉伯高原是西亚重要的农耕区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目标与要求:1、记住日本地理位置及范围组成:四大岛屿。2、记住日本的地形特点。3、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以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4、记住人本工业分布的主要地区。学习内容(30分钟)摘记(整理归纳等)1、阅读课本P28—35页,独立完成2—7题的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把重点内容用红笔标记。2、日本四大岛屿自南向北依次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是。3、日本东部濒临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相望。4、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汇处,地壳不稳定经常发生地震。被日本人视为“”的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5、日本多火山地震的自然环境特征也直接影响了日本的与。6、日本贫乏,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燃料严重不足,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需要进口,主要进口、、、等,其中完全依赖进口。日本生产的产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经济具有很强的。7、为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减少运费,日本的传统工业主要集中在及沿岸地区。【尝试性练习】1、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位于()A.太平洋内部B.亚欧板块内部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2、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C.农业发达,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质疑)学习目标与要求:1.掌握日本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研讨内容(35分钟)摘记(整理归纳等)【三人小组研讨内容】【六人大组展示方案】1、完成第1题的展示任务,结合书本上P28图7.48,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屿和周围的海洋。根据日本的海陆位置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原因。2、完成第2题的展示任务,阅读P30的第一段文字,然后结合之前学过的地震带分析日本火山、地震的原因。3、完成第3题的展示任务,找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以及分布位置,分析这样分布对经济和对外贸易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模块四:精讲梳理(10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听老师精讲并自我整理。精讲内容一、主要组成部分四大岛屿: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二、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亚欧大陆隔海相望三、多火山地震四、资源小国,经济大国1、工业生产特点加工贸易型:进口原料燃料(资源小国)→加工→出口工业产品(经济大国)2、工业区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临海型: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日日清检测过关】1、用时:15分钟2、训练方式:独立完成3、互动(整理提高):15分钟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九州岛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C.九州岛和太平洋沿岸D.北海道沿岸和日本海沿岸3、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大陆相比()A.冬季温和、夏季高温、降水较多B.冬季凉爽、夏季温暖、降水较少C.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较多D.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4、关于日本资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较丰富B.矿产资源丰富,能满足本国工业发展的需要C.矿产资源贫乏,石油要从西亚和中国输入D.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输入5、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6、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A.台湾海峡B.日本海峡C.朝鲜海峡D.白令海峡7、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8、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良好B.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C.劳动力丰富D.工业用水方便9、日本同中国的贸易中,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