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1.背景(1)解放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时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4.实施:(1)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2)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二、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问题1】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探究:(1)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却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本原因,它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3)实行土地改革是争取农村广大群众,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基本方略之一。【问题2】结合土地改革,谈谈你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认识。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此,党和政府于1950~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免除每年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今天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如禁止占用农民耕地,免除农业税,严厉打击贩卖假种子的行为等。这些措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下表是解放前中国土地情况调查表,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状况采取的措施是()。阶级成分占人口百分比/%占土地百分比/%地主、富农1070~80贫农、中农、雇农9020~30A.和平解放西藏B.新中国成立C.抗美援朝D.土地改革答案:D2.(2012·广西贵港)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A.知识分子B.贫苦农民C.领导干部D.工人答案:B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张贴的一幅宣传画,根据它宣传的内容,可以判定它出现的时间应该是()。A.1950年B.1952年C.1959年D.1961年答案:B4.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土地改革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答案:C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答案:A6.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彻底完成B.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我们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C.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D.1952年7月,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答案:C7.下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据此完成:(1)农民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2)这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次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1950年,全国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2)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