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简述“一国两制”的提出并记住其含义,概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概况,记住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及意义,说出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及含义。2.概述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体会民间交往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认识到血浓于水,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独分子”想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3.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祖国的强大是实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重要原因,培养热爱党和国家的情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认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重点:“一国两制”构想;港澳回归;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密切。1.“一国两制”的构想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政府制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此后不久,邓小平把上述方针概括为“一国两制”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意义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香港、澳门回归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指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方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纲领。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互补互利局面正在形成。海峡两岸人员交往以及文化、教育、新闻、科技等领域的交流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推进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1)方式与结果: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探究问题二】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们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该如何应对?(1)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的作梗和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等。(2)对“台独”分子绝不妥协,坚决打击。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把台湾问题当作牵制中国的一张王牌,既不支持“台独”,也不愿看到中国统一。我们要识破美国的伎俩,阐明我国立场,反对美国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祖国的综合国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祖国早日统一。*【探究问题三】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重大意义?①我国目前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需要安定和平的国内、国际环境。②和平统一同样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③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统一方式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