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设计(二)一、《课程标准》原文:“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知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4、提高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怎样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1、学生阅读课本70页内容,学生讨论。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备?2、认真阅读课本71页内容,思考:(1)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2)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3、仔细阅读课本71页内容第三O内容思考:应当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还是该当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首先来读一段有关玛雅人的故事。教师提问:玛雅人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教师提问:那么,对于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导入: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多媒体显示课题(或板书课题)。教师可设计四个板块的活动:“读一读”、“议一议”、“找一找”和“辩一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读一读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昵?我们就来读读“知识采撷”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学生朗读。教师归纳、小结。★议一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下的材料,在读完后让学生讨论下边的问题。(讨论5分钟)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指导。★找一找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二◎的相关内容。学生发言,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我国制定《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必要性。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三◎的相关内容,组织课堂辩论。分组进行辩论吧,看究竟是应该先发展经济,还是应该先保护环境。(参看“辩论时刻”)★辩一辩学生辩论,教师总结。★教师简要小结本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懂得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青年学生要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逐步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作业:练习册:1.2.3.课后小记:六、补充课文正文1、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3、国家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5、应当先保护环境,还是应当先发展经济,谈谈你的理解?最好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管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是先保护后发展,是“零增长”,那么人类是无法生存的。因为没有生产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无法得到满足。6、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1)坚持基本国策。(1)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2)加强法制、知识教育。(3)提高人民可持续发展意识。(4)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重要性。(5)自觉遵纪守法,从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7、青少年要以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1)自觉保护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2)爱护山林绿地和有益、珍贵动物。(3)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