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整理资料形成概念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讨论探索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爱国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没有理由去践踏,应自觉的去维护。辩证唯物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农民拔除原来地主所立的地界碑,意味着什么?(这片土地原先属于地主所有,现在已经归翻身农民所有了。)2、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走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里,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收获物大部分要交租纳税,自己所得无几因此,他们热切期盼着“耕者有其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谁能够满足他们的愿望,谁就能得到他们的真诚支持。过去共产党就是通过“打土豪分土地”、“减租减息”等政策获得农民的支持,夺取了全国政权。当时,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新中国政权要想巩固下来,特别需要这些农民的支持。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历史,具体情况请看书。(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组织学生集体朗读课本第13页“文献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条款”,讨论回答:1、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都开始于1950年;但是,全国土改基本完成于1952年底,抗美援朝胜利于1953年7月。)2、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注意保存富农经济,也给地主分上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富有人文主义精神,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三、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7页《土地改革》图和课本相关插图,形象地了解土改经过和农民心情,通过讨论加深理解土改的历史意义。1、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农民翻身后,对于新中国人民政权的生存和发展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巩固的作用。因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课后总结本课时主要承继了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土地改革再次完成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巩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知道土改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练习巩固1、完成课本14页“练一练”:应选C(那时农民对于分得的土地拥有支配权,土地归于农民私人所有,尚未“建立土地的公有制”。)2、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5页“自由阅读卡”,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还包括开展反腐败斗争等。3、完成《历史填图册》第5页各题。4、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题,展开“接龙”活动,加深理解记忆。板书设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颁布原因、时间、采取的措施、完成的时间二、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